进入夏天,特别是夜晚户外乘凉的时候,看明月高照,天上星辰寥落,夜,幽深而邈远,就难免让人产生一些怀想,怀想那些过去的日子。
我想起古旧的乡村,乡村里那些趣人趣事。诸如,邻村的村戏,外地的耍猴人,老年人深夜里对往事的诉说等等。但记忆最深的,还是夏夜的听书。
记得第一次听书,是在郭店村,那里有一座门楼,门楼前,是一条铺满白沙的公路。公路延伸着,像拉长的人的茫然的记忆。那时,我好像只有七八岁。七八岁的记忆,拴在了一名叫做郭传风的人身上。
郭传风是一位说书艺人,据说原先是在城里说书的,经年在外,靠一张嘴和一副铜片,说尽天下酸甜苦辣。后来,年纪大了,就退居乡里。偶或也说一两次书,但只是应了乡亲们的要求,或者只是取个乐子,并不收费,大多就在露天里。对于我那第一次的听书,我的记忆有些模糊。但我能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那一个夜晚是有月亮的,只是月光有点朦胧。不过现在想来,那样一个夜晚,是更适合听书的,特别是听古书。
听书的地点,就在沙土路边上,一座门楼前。郭传风似乎是坐在门楼里,我一直没有看清他的人长得是什么样子,只听到他那苍然的声音,随着那副铜片,叮叮当当的声响,从门楼中传出。我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只是不停地更换着自己的位子,不断地扫视着周围的人。我看到人们疏疏落落地坐在那儿,坐在浅淡的月光下,矫首、侧耳、微颔、静思,寂静无声。他的声音,苍老、浑厚,有着一种坚硬的穿透力。人寂,夏夜也静默着。只有郭传风带些苍凉的青铜般的声音,在夜空里穿行,把一些故事和情感,散播在这个有点忧郁的夏夜里。我想,那一个夜晚,那些听书人的内心,一定是熨帖的;那一个夜晚,一个说书艺人,使这个夏夜,变得清凉如水,并且,凉爽了很多人的心。
后来,我又听郭传风说过几次书,而且都是在夏日的夜晚,郭传风也始终隐在他的门楼里。这些个夜晚,我的头脑中陆续地装进了许多故事,装进了一些情感、神秘和向往。“夏夜”和“说书”成为了一种情结,影响了我后来的生活。以至于好多年里,我固执地认为,夏夜,是听书的最好的情景氛围。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最是和夏夜的繁复相吻合;那些从历史深处走出的人物,最适合穿行在夏夜的幽深里。
夏夜,是听书的夜。 文/钟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