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好,奶奶好,我好想你呀!……”
“嗯嗯,叫错了,妈妈回来了!”
霎时,妈妈抱起小薇薇,亲了又亲……
放下薇薇,成燕云拿出带回家的几本贫困户资料,一边精心测算收入,一边不住地揩眼泪。
这是近日一个周末的傍晚,阳高县鳌石乡榆林村第一书记成燕云回到家里的一幕。
2016年11月10日,阳高县医保中心科员,32岁的女党员成燕云同志接任榆林村第一书记。
“触碰‘痛点’,活‘血’化‘瘀’”
“俺邻居圈了俺的圐圙,俺非和他动刀!”一个“胖”女人满脸怒气。
“俺那粪堆就不挪,非臭死你们!”
……
2016年11月11日上午,听说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桌上坐的,地上蹲的,村委会一下来了好多人。
“我哪见过那场面,说实在的,当时就懵了!”
“我第一天上任,情况不清楚,能不能给大家解决好问题,你们看我的行动哇!”
成燕云开始对全村的情况进行了解。
榆林村共有350户7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367人。该村是软弱涣散村,其中上访告状全县有名。
触碰了“痛点”,开始“医治”。
当天晚上,她来到“胖”女人家。先拉家常,再聊矛盾,“胖”女人慢慢消了气。
接着,她利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农民夜校”、“1+6”创建等活动。同时,向县医保中心申请,争取到1.7万元,为村委会更换门窗和办公设备。
群众见这个“小女女”是个办实事的,茶余饭后开始找她聊治村“良方”。
“发现‘盲区’,点亮心灯”
“杨章九最可怜,她患癌,丈夫死了,两个孩子读书!”
“光棍姚全贵伺候老母亲,不能外出打工,那也够可怜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村的“盲区”渐渐显露。
没几日,她为杨章九办理了慢病卡,为其儿子申请了雨露计划……
姚全贵房屋破旧,成燕云帮她申请了危房改造。她自己出钱,为姚全贵购买了油布和窗帘。
成燕云在“点”上下功夫的同时,同步在“面”做文章。
她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投资80多万元,实施引水工程,新增水浇地1000多亩,发展葡萄50亩,发展黄花220亩,发展玫瑰360亩。
下大力气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共投入180万元,新建了粪场,硬化街道路面,栽植景观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组织实施了全村危房改造,使192户贫困户喜迁新居。
“吃得苦头,甜在心头”
榆林村地处六棱山下。每天陪伴成燕云的只有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弱病残,“咩咩”的羊群和壁立千仞的大山。村委会没有伙房,每天吃饭需到相距10多里的乡政府食堂。有时误了开饭时间,只能靠开水泡面充饥。
刚接任第一书记时,女儿只有三岁半。她丈夫工作也很忙,照看孩子全依托婆婆。孩子平时奶奶带惯了,周末她回家,孩子总口误叫她奶奶。
成燕云,她犹如一只小燕,在六棱山腰的彩云间展翅翱翔,翱出了精彩,翔出了卓越。她倾注心血扶贫,彻底改变了榆林村的贫困面貌。目前,该村170户,365口人,实现了整村脱贫,贫困村退出。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成燕云从驻村开始,就把自己当‘村里人’。如今,提起成燕云,村民们赞不绝口。作为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年轻女同志,她一步一个脚印助推贫困户脱贫,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阳高县鳌石乡党委书记尉武华这样评价成燕云。(孙展春 周振宇)
责编: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