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乡县城一路向东,驱车大约一个小时,便到达蟠龙镇东沟移民新村。一路上,湛蓝的天空,连绵起伏的山脉,绿树成荫,一条公路如长龙般蜿蜒于山间。
走进东沟新村,一栋栋粉刷一新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一条条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一汩汩甘甜洁净的自来水直通家户,卫生所、幼儿园、小学、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一幅新农村美景图展现在眼前。
宽敞的操场上,四五个年轻人打着篮球,挥汗如雨。不远处,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晒太阳,享受着休闲时光。提起东沟村的过去,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胜指着远处的山头,一脸无奈地说,“以前东沟村的村民就住在那里。没有扶贫搬迁,村民恐怕一辈子都离不开深山,更谈不上脱贫致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让这里的村民走向富裕。长期以来,全村226户、736口人过着石头旮旯里刨食的日子,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一条羊肠小道连接着外面世界,孩子们只能步行到蟠龙镇上学;一口旱井储存着一家人的用水……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房难,各种问题阻碍着村民致富的步伐。
“现在好了,村民们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灯电话。目前已有173户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王国胜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武乡县把移民搬迁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高标准推进,大力度实施,使一大批居住环境较差的群众通过移民搬迁走出大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几年来,东沟移民新村累计投资6000万元,不仅让村民搬进了“洋楼”,还建成了小学、文化广场、卫生所及环村道路等设施,昔日深山沟里的农民不仅进了城,而且脱了贫。
在新建成的二层小楼前,60岁的王树珍仔细端详着。“过段时间就能拿到新家钥匙了。真是想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王树珍一家6口人,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破旧土窑洞内。家里的全部经济收入来源于他外出打工和仅有的10亩薄田所得。今年,他家终于分配到了一套164平方米的新房。按照武乡县易地搬迁政策,政府每人补贴1万多元,10余万元的房子,他仅需花5万元就可以入住,而且水电气暖一应俱全。
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村“两委”立足实际谋发展,建设了20座现代化双孢菇大棚,现已完工。在王国胜的蓝图里,一方面要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化产业,另一方面要将旧村搬迁后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目标。
东沟移民新村是武乡县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武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有贫困人口3.3万,贫困村215个,占行政村的57%。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来抓,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综合扶贫措施,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力争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起来”的扶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