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早,山西省长治市工程机械汽贸城奔驰4S店一开门便迎来了第一位顾客———来自山西晋城市的李先生,在试驾了多款车型后,他便敲定了其中一款。“这里的车型多,服务周到,可供选择的余地大。”李先生对此次购车之行非常满意。
与奔驰4S店相邻的还有长城、雪佛兰、东风裕隆、纳智捷等汽车4S店,这一字排开的4S店功能区成为了晋东南地区众多购车族的“首选”,也是长治市工程机械汽贸城光彩的“门脸”。而在这“门脸”背后,还有工程机械交易服务区、汽配汽饰交易区、汽车维修装潢服务区、二手车交易区、专用车交易区、综合服务区、整车交易区、仓储物流区、销售租赁区九个功能区。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一期工程总投资7.8亿元,现已基本完工,正在火热招商中;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二手车、农用车等大型市场。整个园区建成后,买车、上户、保险、维修,足不出‘城’,就可享受全程服务。”该汽贸城董事长赵爱国向我们介绍了汽贸城的规划布局。
相比于占地12平方公里,概算投资达500亿元的长治市郊区老顶山万亩商贸物流园,汽贸城只是其十大功能区之一,仅仅是物流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顶山万亩商贸物流园作为长治市郊区强势崛起的第三产业中的“领头军”,更是长治市着力打造的八大现代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八大现代物流园区中,长治市郊区就独占三个,其他两个分别是长治市物流中心和长北物流园。
据统计,该区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5.0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005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随着商贸物流的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将在长治市郊区的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综观近年来长治市郊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新型钢铁和电力基地、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基地建设方兴未艾,助推该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1 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了16%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完成情况排名长治市第一、全省前茅,为建设全国百强县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实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大力发展。
“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新兴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成为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短板’,要补齐‘短板’,与一产、二产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结构合理的区域经济。”区委书记王辅刚如此阐述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
放眼全区,该区区委、区政府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依托环城、环企、环路的优势,大力推进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把商贸物流培育成长治市郊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