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治 > 长治经济 > 壶关县壶关县

壶关打“组合拳”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激励机制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6/24 8:52:33

 

 

近年来,壶关县围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教育强县”目标,强投入、抓改革,实施乡村教师差异化津贴政策和教师职称评定向农村学校倾斜,打出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等一系列“组合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把政府下拨的每一笔教育经费都用在刀刃上,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本着教育优先的理念,该县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2013年以来先后投资3亿多元,全面完成43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加固以及实验教学、体育器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设施设备的补充和配备,有效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43所学校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为了优化师资队伍,该县从教师补充、交流、培训和待遇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教师资源。2009年以来共招聘特岗教师367名,除15人中途违约离岗外,均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留任率达到96%;利用“国培项目县”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置换培训”“对口交流”“挂职学习”等途径进行交流培训;优化激励机制,实施乡村教师差异化津贴政策和教师评模评优、教师职称评定等向农村学校倾斜措施,引导和鼓励一线教师立足农村学校、服务农村教育,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所学校。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壶关县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学生择校、编班不均、班容量过大等难点问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各校除按

国家规定开足义务教育课程外,还坚持“因地制宜、典型带动、全面推进”原则,创办特色教育,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倡导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每天锻炼至少一小时”;利用节庆、节点开展艺术展演,每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确保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此外,各校还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实效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