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男人,在天命之年选择了回乡创业,与400 余亩荒山地叫上了劲儿。一年时间,他改造荒山地140 余亩,开辟山间防火通道3 公里,种植各种树苗1 万多棵;他试种的“五丰珍珠”小米喜获丰收,因米粒大、色泽黄,深受广大群众青睐……这是怎样一个男人,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宋乡长青村的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听合作社董事长郭义芳讲他的故事。
郭义芳是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人。说起他,那可是当地的名人,十里八村的村民习惯用两个词来概括他——“能人”、“热心肠”。
说他是能人,是因为他敢想敢干能折腾。1991 年,27 岁的郭义芳放弃了高平市烟草公司的工作,毅然回乡自寻出路,他靠两部大煤车跑运输起家,后又受村集体委托,负责经营村集体企业——神泉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集体企业拍卖后,他又先后开过宾馆、煤厂、饭店……他也是大伙儿公认的“热心肠”。
南宋村要说谁最有钱,郭义芳数不着,但要说有钱人里谁最热心,那郭义芳绝对首屈一指当之无愧。2005 年,郭义芳买了一部现代小轿车,成为南宋村最早拥有私家车的村民。自从买了这部车,街坊邻里只要家里有事,招呼一声,他就开车过去帮忙,一忙活就是好几天。遇上谁家娶媳妇,他既张罗给人家找车队,又负责当司机,完全不计报酬。
转眼到了2014 年夏天,有一天他到村里办事,顺便跟几个儿时的玩伴闲聚。席间,一个在长青村委会当干部的朋友提到的一件事引起了郭义芳的注意,“现在,村里的老百姓都住到县城了,村里这点地都成了负担了,不种吧,荒着可惜,种吧,这来回两边跑太费事。”“要不跟老百姓商议商议,承包给别人种算了。”一个朋友出主意。“想承包的人倒是不少,就是没一个让大家信任的人,都不是那放心人啊!”
散席后,这件事一直在郭义芳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隔日,郭义芳回到了长青村,把想法跟村干部一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征求村民意见,全票通过,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说:“咱要把地租出去,就租给可靠人,交给义芳放心。”
在土地租金问题上,长青村村委会调查了各地的租金,了解到各地对这种荒山地的租金是每亩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村支书很爽快地说:“义芳,你给个价吧!”郭义芳想了想,说:“就按市场最高价吧!”他这话一说,在场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全愣了。最后,郭义芳按每亩地400 元的价格租下了长青村的大片荒地。“这个价格真是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原想这些地能有个可靠人承包管理,一亩地能出个100~200 元就不错了,真是没想到义芳这么爽快!”一位村干部告诉笔者。
一切谈妥后,接下来就是行动。2014 年10 月,长治县五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今年共平整土地140 多亩,其中大部分用于试种植谷子,十多亩种植马铃薯,十多亩试种植紫薯,其余种植玉米。2015 年春至今,共栽植核桃树、桃树、大樱桃等苗木十几个品种,共计1 万余株。饲养土鸡2000 多只。“现在还在起步阶段,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就没打算赚钱,只希望有个十来年,能把这片地管理得像模像样儿,人们能说个‘郭义芳确实不错,给乡亲们干了点儿实事’,我就心满意足了!”郭义芳说。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试种谷子和甘薯的成功,共收获谷子2 万多斤,甘薯近3 万斤。由于种植过程中,我们全部施用的是有机肥料,天然绿色无公害,长出的庄稼全是绿色健康食品,仅仅是小米、紫薯两样,通过在这边工作的20 多个工人和亲戚朋友、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就卖了个差不多。今后我们合作社主打产品就是小米。由于咱这儿三面环山,空气清新,又大部分都是红土地,产的小米粒大色黄,像珍珠一样,吃起来味道格外与众不同!我们这儿产的小米不担心销路,现在最要紧的事儿是我们得赶紧注册商标,把我们这儿优质的小米推向市场,争取超过‘沁州黄’。今年,自产小米的热销,也让我真正意识到,只要是真正走生态农业的路子,产品就是贵个三五元钱,老百姓也是认可的,也一定会有市场,这是一个大方向,我坚信!”
谈到未来合作社的发展,郭义芳告诉记者,为了克服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劣势,他已经和长治县八义镇、西池乡等几家农业合作社达成了共识,计划成立农业联合社,这个联合社将囊括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部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届时,这将成为长治县最大的农业合作社,对提高该县生态农业的整体水平、发展该县生态农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