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穿上警服就得要对得起头上的警徽”
“‘我离得近,让我去吧!’这是王东华生前对同事说的最后一句话,走之前他还和我争着去查处违法车辆。”黄碾中队武明玉指导员告诉记者,5
月12 日14 时30
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五大队在郊区漳化北线漳泽水库公园路段设置临时执勤点,按照交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做好安全警戒后,开展酒驾醉驾集中统一行动。也正是这一次查处行动,让王东华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战友们。
王东华因公殉职引起公安部、省公安厅、市政府、市政法委、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先后对王东华家属进行了安抚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总支作出向王东华学习的决定。
“王东华的敬业、耐心、认真、细致,在大队是出了名的。”王东华的同事杨巍说,每次有夜间巡逻任务时,王东华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做好工作前的一切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夜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突发性事件多,不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时往往被动。
“穿着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头上的警徽,要干就要干好!”这是王东华经常说的一句话。
“就像做梦一样,怎么会是他……”消息传来,同事们心痛不已。
“对自己要求很高,哪怕是休息时间,都捧着专业书籍在钻研。”在中队长赵云峰眼里,王东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拼命工作的好同志,是广大民警学习的好榜样。
“做事沉稳,为人大度,从不与大家斤斤计较,是我们憨厚的好大哥。”与王东华朝夕相处的同事杨巍、史洪亮至今不能接受他的离去。
B 靠一包止疼药坚守岗位20 天
交警的工作被人戏称为“马路吸尘器”。王东华自2009
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与苦差事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总能发现他忙碌的身影。
309 国道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2015 年长邯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开工,309
国道车流量剧增,经常出现交通堵塞情况,王东华所在的黄碾中队正是管辖这个车流量最大的路段。
“最忙的一段时间从早上5 点一直到凌晨2
点,车流人流不息,警员倒班不易,加班疏导是常事。”赵云峰说。在保畅通工作期间,王东华患了严重的胃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瞒着家人和同事,没有请假,硬是靠着一包止疼药顶了20
天,直到被领导发现强制他休息。
市交警支队五大队管辖的路段属城郊结合部,面广点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对一些交通标识和交通知识宣传栏做必要的维护外,交警部门定期进村、进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讲座就成了重要事项。
为了把宣传和讲座搞得有声有色,入耳入心,王东华甚至打起了妻子和孩子的“主意”。他把妻子和孩子动员起来,一起翻书上网,把安全知识和事例全部摘抄下来,编成小册子和顺口溜,甚至还有儿童歌谣,然后到村和社区作讲座,并发放小册子,使交通安全宣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C 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2013 年7
月,我市突降大雨,雨后一些道路被水淹没。王东华与同事们所执勤的路段有一处低洼区域,雨后更是汪洋一片。王东华与同事们怕车辆误入,就将警车停在深水区附近,并在一些坑洼处做了一些明显警示标记,以防车辆误闯。
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一些车辆不看标记误入。一辆雪佛莱轿车进入深水区后,左拐右拐陷进了泥坑出不来。王东华与同事们立即涉水将车推到安全位置。当时他从上到下满身泥水,车主有些不好意思,掏出现金要感谢他们。他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能安全出行,脏点、累点我们无所谓。
严格执法,文明执勤。面对部分违法人员的不理解,王东华总是能够保持克制,耐心说服。为了道路畅通有序,他周而复始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哪怕是烈日当头,滴水成冰,也丝毫不懈怠。
D 穿上警服后亏欠家人很多
王东华的妻子杨保芬告诉记者,王东华对家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既然选择了做一名交通协管员,那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奉献。7
年来,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他记不清自己加了多少班,数不清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但是他知道7
年没有与家人吃过一次年夜饭,和妻儿呆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和同事呆的时间长。
王东华家在沁县定昌镇和家沟,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记得有一年暑假,妻子让他给两个儿子从市里带些图书,王东华因为有勤务直到下班后才想起妻子交代的事情,等他赶到新华书店发现已经关门。
其实,这几年来王东华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陪妻子和两个儿子出去玩一玩,以补偿自己这几年对他们的亏欠。谁知,这样的心愿却成了永久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