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治 > 长治金融长治金融

植树30余载 染绿一座荒山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7/20 16:16:00

   一个人,一把锹,一双手,一座山,20万棵树,范富生老人成了长治县生态绿化的传奇

荆棘丛中踏出小路

    长治市长治县南宋乡南苍和村有一座山,当地人叫老窑山。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生产需要,当地村民上山大量砍伐树木,不过一二十年光景,老窑山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头。1984年,南苍和村村民范富生,孤身一人住到了老窑山上,他立志通过种树将老窑山变绿。为了这一执念,范富生在山上植树一植就是30多年。
    3月初,记者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走上了老窑山。春日的小路两边,不时能看到一排排苍翠的松柏树,村民说,这些都是范富生种下的。快到半山腰的时候,记者看到前面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在路边摆弄着树枝,村民说,这就是范富生。
    走到近前,记者看到范富生正在修剪即将栽种的桃树树枝。他一身蓝色棉衣,头戴一顶老式蓝帽,虽已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一双黑色手套布满了补丁,脚上的黑色棉鞋上也明显有着缝补过的痕迹。
    南苍和村村党支部书记范孝堂说:“老窑山山坡坡度比较大,约有七八十度,在这个山坡上,范富生来来回回走了几十年,原本荆棘丛生的野山坡硬让他生生踏平了,并踏出了一条宽约10公分的小路。”说完,他给记者指着脚下的小路看。范孝堂说,以前老窑山上全是石头,别说路了,放羊上山都没个野草吃。如今山绿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记者看到,老窑山由东西两组山构成,中间形成约百米的深沟,在阳光的映衬下,老窑山覆盖满了树。在南苍和村,像老窑山这样的山还有几座,但远远望去,大部分仍是荒山秃岭。对比之下,老窑山生机勃勃。

石头山披上“绿衣”

    范富生1929年出生于南苍和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84年,南苍和村大队号召村民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而在此之前,在附近粮站打工的范富生已经在报纸上看过不少有关水土流失、生态保护的报道,这让他明白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于是,他立即找到村干部,申请到了老窑山200多亩荒山的栽种权。
    最初的老窑山满目荒凉,到处是裸露在地面的黄沙、石头。老人凭着一股子劲,饿了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一口山里的泉水,累了就在自搭的草棚里休息一下。老窑山上多山石,范富生就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清理;少泥土,他就一筐一筐黄土往山上扛;没有水,他一桶一桶往山上挑。山上栽种的树苗是范富生自己花钱买回来的,养成以后,再用树种和枝条培育成一棵棵树苗,然后再栽,如此周而复始。如今,每当范富生老汉拿出当年县绿化荒山的十多位劳模的集体照片时,常常叹息:“都早不干这活儿了,这荒山绿化的工作不挣钱,还得受不少罪,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没人愿意干。”
    可范富生坚持下来了,30多个春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每天上山,几乎从未间断过一天。春天植树,夏天修苗,秋天打种,冬天砍荒,一年四季,他都与大山形影不离。他的儿女们说:“他比工厂上班的工人们还守时哩,早上8点上山,12点下山,下午2点上山,6点下山,天天如此,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时候大过年的总算歇了一天,可正月初二一大早他又早早地上山挖簸箩﹙除荆棘杂草﹚去了。”
    当光秃秃的石头山终于披上了一身“绿衣”,范富生老人也从知天命之年成为颤巍巍的耄耋老人了。30多年来,他绿化荒山从未向集体要过一分钱。每天在这样单调、乏味的日子里,老人到底在追求什么,坚守什么,“到底图个甚?”当有人问他的时候,老人平淡地说:“人总是要死的,你就是活上一百多岁也要死吧!但我种下的树不会死,栽满树的山不会老。”

植树给后人留绿色

    32年时间,范富生在老窑山上栽下了20多万棵树,果树、松柏、槐树……遍布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老窑山也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范富生领着记者在他最熟悉的山头上转悠,如数家珍地将一棵棵树的故事娓娓道来,从老人的介绍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他对于这些树的热爱。
    虽然身处深山,但范富生却一直关注着外面的事情,每逢国家有大事,他也都会用种树这种特别的方式来祝贺。
    如今的南苍和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已迁到了山下的新房中,地势较高的老村舍大多搬迁一空,有的甚至因年久失修坍塌。就在旧村子一所简陋的老房子里,依旧有人居住,这便是范富生的家。范富生的儿子范忠厚告诉记者,这所老房子背靠的就是老窑山,为了上山方便,老父亲迟迟不肯搬下去跟他住在一起。
    尽管山上生活清苦,种树过程历经艰难,范富生却从未放弃过。在房前的一块石板上,范富生写下了这样一行字“艰险人生走过来,天高地矮明人解”。最近几年,受范富生这种精神的感动,经常有一些人慕名来看望他,知道范富生将钱用来买了树苗,大家就时不时给他送些生活用品来。知道有这么多人认同自己的做法,范富生很高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人担心范富生的身体状况,他的家人也多次想把他接下山,但范富生都没有同意。
    能活一天,能栽一天树,这是范富生老人最大的幸福;这辈子有人栽树,下辈子还有人栽树,他栽下的树将来有人管护,这是老人家最大的心愿。在采访中,老人反复说:“我老了干不动了,就让我的儿子们、孙子们接着干。从一开始栽树,咱就啥也没想过,现在人人都关心环境了,我多种点树也能多给后人留点绿色。”
    春风里,范富生抚摸着一棵棵树。也许,只有亲手种下一棵树,看着树苗渐渐长大,才会有这样的感触。老人说:“植树是真植不动了,希望后人们能继续下去,这样我们住的环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