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慧和心血奉献给新农村,在广袤绿野上高唱青春之歌,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用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智慧,把基层之路走出了别样的精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并成为农村创业富民的佼佼者。他就是老区山西省壶关县黄山乡大学生村官王宁。
逆常人之道择幸福之路
王宁,1978 年12 月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店上村,1998 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新闻出版集团壶关县新华书店工作,任出纳、会计、副经理(副科),直到2007 年考任村官前近10 年他一直在县里工作,拥有一份看来还不错的工作。
但是,机缘巧合让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农村和农民。故事是这样的:2003 年“非典”来临的时候,山西属重疫区,上级党委要求县级各单位要包村到村住下来防“非典”,进行入户排查和宣传。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黄山乡北兑川村的父老乡亲。通过两个月的入村“防非典”,他了解了当地农民及村干部的基本情况和需求。“防非典”结束后,他仍然经常到村上转转,久而久之与村民结下了良好的友谊。
常有村民向他倾诉想要发展经济却又无从下手的苦楚,他心里特别替他们着急,常常想着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做些事情。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招聘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消息给了他启发,于是,他再三思索后鼓起勇气参加了报名考试。这或许是一个在常人眼里无法理解的荒唐的决定,因为,毕竟这时的他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而“大学生村官”毕竟是个新生事物,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他明白这才是能真正实现自己心中理想的平台,做此选择,他将终生无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地通过了选拔考试,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黄山乡北兑川村——一个只有100 余户的小村庄,一个他立志长期工作和生活下去的地方。
倾全部心血助百姓致富
2007 年9 月到任后,他怀着奉献青春、建设农村的梦想,开始新的工作。通过进一步的入户调查,他更加全面仔细地掌握了村民生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了解到村上办了一家小型养猪场的时候,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帮助小型养猪场扩大规模提升存活率上。通过上网查资料,到河南当地学习,从生产到幼仔期,成熟期的保育、防疫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学扎实了核心技术才敢扩大规模。但扩大生产,需要供水供电和加工设备等相关基础设施相配套,特别是供水设备。
考虑到这些,他和村干部还有老党员商量,一起和村民集资修蓄水池,解决生产用水的同时还能解决生活用水,但要从老百姓身上集资也不那么容易。他和村干部集中了一些在外做生意做的不错的人一起先带头集资了五万余元。他自己出了5000 元。之后带动所有村民集资了十万余元,共同修起了蓄水池,解决了基础的问题。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
养殖走上正常经营之后,2011 年他又开始考虑,如何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和更多的村民创业、致富。经过考察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决定在离县城不远的黄山乡沟洞村搞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经营。先期需要流转土地100 亩。需要投资大棚、肥料、种子等投资约五十余万元。2012 年他和冯波、宋娟娟等五名大学生村官,先从工行、信用社个人贷款25 万元。之后,又通过Y BC 及组织部门联系长治银行通过实施“向日葵”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又贷款45 万元,共同创建了壶关县洪基农牧林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了团支部。通过一年多努力共建成蔬菜大棚二十余亩,旱地蔬菜基地三十余亩,中药材基地五十余亩。特别是中药材基地,他们流转的是长有核桃树的林地,通过林地套种中药材,搞立体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单位亩产值,有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另外,中药材党参“种”和“收”的时间正好是清明以前和收秋之后,也不误老百姓正常农活,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充分利用了农闲时间。通过一年的经营,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二十余万元。育中药材党参苗10 余亩,共带动30 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 余元。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借组织东风扬梦想风帆
虽然,他只是做了小小的成绩,但却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他们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关注。2012 年10 月,在黄山乡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合作社根据团的组织程序成立了直属团支部,民主选举产生了团委班子。他很荣幸地被选举为洪基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团支部书记。自任职团支部书记以来,就如何做好共青团工作,找准共青团工作与合作社工作结合点,他们团支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概括为“一二三四”活动,即“建一支青年突击队”、“二种方式促学习”、“三种技能大比武”、“四项工作创先进”。
建一支青年突击队就是以青年突击队为抓手,积极为团员青年搭建平台,服务青年岗位成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青年技术人才为主体的管理型工作队伍。青年突击队要承担单位重大任务,立足岗位,定期集中发现的问题,立项分析,规划解决,做到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用业余时间完成一个又一个独立项目,提高管理质量。青年突击队已成为他们团支部建设的立足点
开展两种方式促进青年团员学习。一是继续开展“青年读书会”活动。培养团员青年读书习惯,鼓励青年团员多读书,读好书。二是开展乡情基本情况讲座。通过讲座,提升了青年团员的主人翁意识,明确了合作社工作发展趋势和核心内容,更好团结全乡青年团员创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三种技能大比武,就是开展公共技能、专业知识、个人才艺三项技能大比武活动。合作社是“村官+ 合作社+ 农户”的创业模式,产业涉及农、林、牧三个行业,为切实提高合作社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县委组织部和上级团委的指导帮助下,他们设计了“三种技能大比武”活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争氛围。
四项工作创先进活动即“一个建言平台”“一次公开承诺”、“一次优秀教育”、“一次公益活动”的“四个一”活动。活动的开展,为合作社广大青年提供了建言交流平台,鼓励青年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建言献策,并通过Q Q 群互动,了解了团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困难,为正确引导青年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会上,他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村官“十佳村民贴心人”。2013 年年初,他还获得了中共山西省省委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我国的农村经济落后,贫富差距较大,生产力极不发达,要想全民达到小康生活和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大学生村官就应该在创业带动致富这一核心问题上多做文章,把有资金的人和有技术的人、有土地和劳动力的村,通过资源整合,进而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也只有通过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才会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
他说:“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我感觉我能帮助更多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就是幸福。我也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