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当“蓝领” 下班土“刨金”
5月30日,黎城县黎侯镇下桂花村民王贵瑞,早上不到7点,便骑上摩托车去附近的太行钢铁有限公司上班,月薪2500余元。王贵瑞还种着5亩玉米、3亩葡萄,年收入3万余元。平时在厂里上班,农忙时在家务农,打工、务农两不误。目前,在黎城县,像王贵瑞这样的“双薪农民”有35000多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此多的农民能在家门口“上班”,得益于该县大力发展项目建设。近几年来,该县一方面从软环境建设入手,积极为外来投资者和民营企业创造最佳的服务条件和人文环境,并鼓励引导农民,利用闲散资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农民开展培训,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其中特色产业转移就业、重点项目承接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引导就业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有效地保证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目前,该县招商引资办起的民营企业已有118家,其中上规模企业86家,这些企业为许多本地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提供了方便。大八山村村民刘建国说:“上班一年能挣两万元左右,家里的庄稼还有一定的收入,在家门口打工一举多得,既照顾了家里的小孩、老人,钱还不少赚。”
据悉,该县的“双薪农民”主要以钟点工、日薪、月薪和劳务费等不同形式领取工资,月收入平均在2500元左右,比原来单纯务农收入增加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