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平顺县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游客106.06万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
近年来,平顺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部署,抢抓机遇,依托山水做文章,推动旅游业向高端发展、向纵深拓展,成功打造太行水乡、神龙湾、通天峡等国家4A级景区,以及以岳家寨、苇水、枣林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以核心景区为点、精品线路为线、乡村旅游为面的多层次旅游产业体系。
在通天峡景区有一个小吃摊的摊主叫王菊英,主要卖主食、冷饮,看到记者采访,她拿出一叠韩币笑嘻嘻地说:“看,我赚的韩元。”记者打趣道:“你会说韩语吗?”她张口来了句:“安宁哈塞哟(你好)。”据了解,王菊英仅在“中国旅游日”当天就有八九千元入账。
受经济效益带动,平顺县外出务工者纷纷回乡,办起了农家乐,搞起了特色种植,建起了休闲采摘园。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该县旅游纪念品开发企业达到6家,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企业6家,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村达80多个,开发老粗布、潞绣鞋垫、山沟沟石磨面、小磨香油、葫芦烫画、根雕等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40个品种,农家旅社发展到300余家,直接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
东寺头乡神龙湾村地处深山,以前穷得叮当响,借“开发旅游、美丽乡村”的东风,开始发展农家乐,村里基础设施大改善,村美户富环境优,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国家传统古村落保护示范村、山西省美丽乡村等荣誉让神龙湾美名远扬。
和神龙湾一样,石城镇岳家寨、东庄、白杨坡、上马,阳高乡奥治村、虹梯关乡虹霓村,北社乡西社等村纷纷入选全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我国北方民族地区第一家“活体博物馆”和山西省首座生态博物馆落户平顺;奥治村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白杨坡、西社被命名为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另外,还有苗庄的扛妆、中五井的剪纸、西沟的刺绣……遵循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平顺县乡村旅游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