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农发行大同市分行擦亮“四个银行”品牌 绘就服务乡村振兴满园春色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15 16:16:00

山西经济网大同讯  今年以来,农发行大同市分行全面落实省分行“三年再造”战略部署,围绕大同市委市政府“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点战略,紧扣“三农”发展需求,主动靠前精准发力,全力打造“粮食”“水利”“农地”“绿色”四大特色品牌,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末,累计审批贷款98.32亿元,投放贷款53.41亿元,分别是去年全年的2.04倍、1.47倍,各项贷款余额达146.5亿元,较年初净增43.3亿元,增幅41.96%,创历史新高,贷款净增额、贷款增速均位列全省系统第一,为助力大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发行力量。

巩固“粮食银行”品牌,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仓廪实,天下安”。今年以来,该行坚决守好粮食“主阵地”,不断巩固政策性收储业务,提前谋划、深入调研、主动对接,通过保障信贷规模、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政策优惠,牢牢抓住粮食收购信贷工作主动权,全方位满足粮食企业多样化、多层次资金需求。不断深化与大同市12家经营粮食购销业务的大户的合作力度,深挖制约粮食信贷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因企制宜提出解决资金需求有力有效的针对举措,全力打造梯度分明、覆盖全面的粮油市场化客户群,助力当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聚焦“大同好粮”特色品牌,持续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支持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投放粮食贷款3.75亿元。

做优“水利银行”品牌,补齐治水兴水短板。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该行坚持把支持水利建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争当金融服务水利建设排头兵。聚焦水库建设与改造、水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项目规划,成立办贷团队,点对点开展贴身服务,形成市县联合、上下贯通、前后衔接的沟通机制。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审批水利建设贷款22.87亿元,投放10.29亿元,同比净增10.26亿元。支持石佛寺水库供水、污水处理及扩容新厂等重点水利项目8个,全力写好兴水惠民“水”文章。其中支持的石佛寺水库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8万亩农田灌溉,有效推动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

拓宽“农地银行”品牌,助力农业发展现代化。土地是“三农”最大的资源资产和最宝贵的资本,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该行始终把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作为重要使命,紧扣土地做文章,拓宽“土地+”模式应用,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阳高设施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寿光市在种子种苗培育、技术模式、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机结合,资源互补、合作共建,打造出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助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成为晋北高寒冷凉地区现代设施农业的标杆项目,项目建成后惠及12镇75村,整治耕地面积8667公顷,其中新增耕地190公顷,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审批农地贷款35.06亿元,投放13.88亿元。

打造“绿色银行”品牌,擦亮“大同蓝、大同清、大同绿”发展生态底色。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目标,紧盯生态资源修复薄弱环节,突出加大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光伏发电、热电联产等项目支持力度,助力全市绿色转型发展。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能极大减少燃煤发电量,满足区域环保,同时基于其屋顶分布式、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发电用电并存、规模可灵活调整等优势,实现农民增收。支持的热电联产项目可实现智能化集中供热,有效提升县域供热质量,同时可以减少煤炭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都是该行支持地方绿色发展的缩影。今年以来,该行累计支持绿色项20个,审批贷款72.89亿元,投放31.92亿元,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漫漫支农路厚植行且歌2024年,该行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四大赛道”,建设“八个大同”战略部署,继续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独特优势,为大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提供全方位、宽领域的金融支持。

来源:山西经济网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