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8个煤矸石自燃点基本完成治理
本报讯 记者冯通报道:近日,记者随“2016年晋城环保行”媒体采访团到泽州县进行采访时发现,该县境区的煤矸石堆场自燃点治理卓有成效,8个自燃点已基本完成治理。
11月17日14时许,记者随采访团来到巴公镇柳坡掌村东北方向的一处废弃厂房前。其中一间厂房门前,地面上还能看出有黑色煤渣,但离厂房数米开外,则是松软的黄土,完全看不出这里原先竟是一座“矸石山”。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原先是一座小型洗煤厂,煤炭黄金时期也曾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但前几年效益不好,洗煤厂停产了,留下这么一座矸石山没法处理,时间长了甚至开始自燃,数十米外都能闻到呛人的味道。”
“我们全县共有矸石山堆场86处,这也是我们环保工作的一个重点。”泽州县环保局局长张建平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共发现8处煤矸石堆场自燃点,其中,晋普山煤矿矸石山堆场存量最大,约有650万吨;其次是高都镇西坡村煤矸石自燃点,约有3万吨;再次是巴公镇柳坡掌煤矸石自燃点,存量约有1万吨,其余自燃点均为小堆存点。
今年9月份开始,泽州县在全县打响改善环境质量“百日攻坚战”,煤矸石治理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付这些矸石山,一般要经过碾压推平、灌浆夯实、黄土覆盖这么几个程序后,最后再进行整体绿化,以实现生态修复。”张建平说,目前,8处煤矸石堆场自燃点已经全部灭燃,除晋普山煤矸石堆场因存量过大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筑坝工程外,其余7处自燃点均已完成土壤覆盖,正在进行生态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矸石山进行生态修复,泽州县还充分利用煤矸石,变废为宝实现综合利用,通过制砖、新型建材等途径,每年可综合利用约100万吨。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