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精准帮扶 “滴灌”到户——晋城市人大代表赵天勤坚持扶贫攻坚在一线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20 10:46:54


扶贫一线担当,脱贫路上情怀。晋城市人大代表、沁水县农用合作联社理事长赵天勤,主动发挥人大代表职能、充分展现人大代表担当,在精准扶贫攻坚中,行动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督导在一线,为全县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行动在一线,结对帮扶“献爱心”

2017年4月,按照沁水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沁水农信社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柿庄镇匣石村。该村有192户504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和集体经济零收入村。

身为市人大代表的赵天勤,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全力为贫困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扶贫工作中,他带领机关27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召开支部村委干部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的放矢为村里送金融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危房改造政策、五保户兜底政策等,深受村民爱戴。

赵天勤身先士卒,他要求农信社党员干部每月至少进村入户看望慰问一次“结对帮扶”贫困户,而且,他总是第一个进村、第一个入户。近一年来,赵天勤帮助贫困户销售自产土鸡蛋、核桃、土豆等农产品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赠送雨伞、毛巾、围裙等生活用品;中秋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自费为贫困户送去月饼和食用油等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为贫困户捐献“爱心衣物”。通过 “送爱心” 式的帮扶,有效拉近了农信社与贫困户感情,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苏寸梅是赵天勤“结对扶贫”的户主。她今年52岁,家里只有她和29岁的儿子贾海涛,儿子贾海涛患有精神病,属于精神二级残疾,神志不清,丧失劳动能力。针对苏寸梅家庭实际情况,赵天勤每月都要入户两次,虚寒问暧,捐赠爱心,并积极协调柿庄信用社,投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帮助其创办日杂小商店,争取早日摆脱贫困。

战斗在一线,拓宽扶贫“新思路”

为提高扶贫工作的实际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扶贫效能。赵天勤组织全县农信社百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精准扶贫,实施了小额信用贷款、单位扶贫贷款、个人扶贫贷款、央行扶贫再贷款等金融扶贫举措。截至11月底,完成投放扶贫贷款2.037亿元,实际净增扶贫贷款1.25亿元,其中,投放小额信用贷款2603.3万元,支持贫困户556户;单位扶贫贷款1.74亿元,支持企业32户;个人扶贫贷款2903.3万元,支持贫困户559户。

针对驻匣石村的扶贫工作实际,赵天勤通过走访调查,提出了“五位一体”帮扶思路,并一户一户走访,和贫困户谈心交心,征求贫困户的意愿。贫困户张遵勤54岁,其父年近80,媳妇身患残疾,两个儿子均未成年,家庭负担沉重。得知这一情况后,赵天勤及时上门为其讲解“政府+农信社+保险公司+实施主体+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扶贫贷款政策,并主动牵头与沁水县润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洽谈,签订了扶贫合作协议,由该公司使用贫困户的贷款资金,每年为贫困户分红不少于贷款资金的6%。经张遵勤本人同意并提出申请,农信社为其发放贷款5万元,加盟沁水县润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公司分红3000元,实现增收脱贫。

目前,农信社共向匣石村发放扶贫贷款143万元,其中,发放“五位一体”扶贫贷款60万元,12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督导在一线,引领扶贫“新方向”

身为市人大代表的赵天勤,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县脱贫攻坚与驻村“结对帮扶”齐头并进。

单位每天召开“晨会”,赵天勤都要在会上听取各网点扶贫进度汇报,一日一检查,以攻坚态势开展精准扶贫战役。同时,要求纪检监察室发挥监督职能,加强监督问责。近一年来,赵天勤10余次下乡,到扶贫一线督导,解决实际问题,加快了农信社进村入户扶贫攻坚具体落实。

为实现匣石村集体经济收入“破零”,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赵天勤通过多次村党支部实施主体企业协调沟通,积极谋划扶贫“新方向”,筹划发展村集体养鸡和光伏发电项目。在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努力下,匣石村现已建成1200平米的鸡舍2栋,可养鸡2000只,年收入6万元。并且,计划在鸡舍顶棚再安装光伏发电项项目实施后,每年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匣石村有望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为使光伏发电项目尽快落地,市人大代表赵天勤正在与匣石村党支部一行,马不停蹄,共同奔波在项目实施的路上……

(霍英东)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