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市长武宏文深入泽州县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武宏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努力培育特色主导农业产业,实施好畜牧产业、蔬菜产业、干鲜果产业等八大产业扶贫工程,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泽州县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高都镇保福村,是一家集种猪繁育、人工授精、饲料加工、沼气生产、苗木林果、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示范于一体的大型循环农、林、牧、渔生产销售企业,公司设计规模年出栏种猪3万头、商品猪7万头。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初步达到了年出栏种猪、商品猪23000头养殖规模。同时,建设了与养殖场配套的日产1500立方米的沼气站以及百万株白皮松基地,公司每年可带动附近劳动力300余人就业。
在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武宏文深入监控室详细了解公司的养殖规模、经营模式、循环发展、市场销售等情况,并细致查阅了公司的产业扶贫工作台账和相关档案资料。在了解到该公司通过就业帮扶、入股分红等形式,帮助高都镇13个村36户83名贫困户稳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时,武宏文十分高兴,他指出,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理念,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着力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产品上档升级,努力打造高效的现代农业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全力做好产业扶贫工作。
武宏文要求,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要用足用好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对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促进企业做好做实。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促使企业和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收益,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明确县区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武宏文强调,脱贫攻坚是硬任务,必须有硬责任、硬导向、硬措施、硬作风。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实施好畜牧、蔬菜、干鲜果、蚕桑、小杂粮、中药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程以及农产品电商扶贫八大产业扶贫工程,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破穷障、摘穷帽。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产业扶贫,精准推进产业扶贫,为贫困农户增收夯实基础。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斌权参加调研。
(牛前进)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