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

【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解读之五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2/24 10:34:43

□本报记者 鲍志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发展已成为一种潮流,只有深度融入其中,才能抓住机遇,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未来晋城到底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采取什么方法、路径推进对外开放?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作出了明确回答。

  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实现更高层面的对外开放

  《建议》提出,要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引领,抓住国家推进重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机遇,破除自我满足、故步自封意识,确立亲商、爱商、扶商、兴商的开放理念,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

  “可以看出,‘十三五’时期的开放,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小打小闹、低水平、低层次的开放,而是一种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市发改委副主任杨跃卿说,这是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十三五”时期国家和省里实施的重大战略,紧密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作出的科学决策。

  实现开放发展,对我们晋城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晋城建市30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所取得辉煌成绩,也都离不开对外开放。未来无论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文化、政治、社会等事业的发展,同样都有赖于依靠扩大开放来实现。

  那么,“十三五”时期,具体有些哪些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与我们紧密相关,我们又该如何抓住并融入这些战略当中?对此,杨跃卿说,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战略,并把山西纳入其中,我省从“不东不西”到“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我市作为山西通往中原的南大门,“引进来”、“走出去”的通道将更加便捷。同时,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市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也将形成强力拉动。加之,全省“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等战略举措深入实施,为我们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拓展了新的空间。随着正在实施的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一些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都为我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利用好。

  在具体方法上,《建议》提出,要坚持国家战略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在参与“一带一路”和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方面,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力争把晋城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打造成为山西走向冀鲁豫、长三角和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脚”,进而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要全面深化周边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山西东南门户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圈,深度开展与中原城市群的协作发展,不断探索建立产业、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协调机制,推进与郑州等地的物流供应链协作,打通我市与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供需通道,在大宗商品、生产资料、技术管理上实现互流互通、互动互促。继续扩大与省内城市间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合作机制。扩大与相关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承接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统筹协调机制。

  另外,进一步扩大开放,除了要抢抓机遇外,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解放思想。客观来讲,虽然这些年我们在持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但由于受环境、观念等各种因素影响,在思想上、理念上开放的意识还不够强,积极融入外部经济的主动性也不够,这都是我们的短板,未来必须树立更加开放的理念,打开思想上的“禁锢”,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探索开放型经济新模式、新路径。

  建设更多开放平台 在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相对于沿海开放城市来说,当前我市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平台还不够,领域也比较窄。比如,目前我市尚没有开通高铁,人员流动不便。未来我市要扩大开放,必须建立更多的开放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才能实现在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交通是首要因素,没有便捷的交通环境,各种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开放发展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未来要扩大开放,我们必须先把交通搞好,把‘大门’打开,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进来,进而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杨跃卿说。

  对此,《建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积极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加快太焦高铁、高新高速、阳济高速、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构筑以高速铁路为主,高速公路、机场等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区和集散地的格局。

  扩大对外开放,软环境同样重要。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最突出的就是在保税区、“海关”、商检等方面还比较滞后,都急需我们补齐这些短板。为此,《建议》提出,要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包括加快晋城海关、商检等功能性开放平台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地方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持开发区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保税仓库,推进全方位、立体式对外开放。依托山西(晋城)太行山文化旅游节、炎帝文化节等活动,打造开放性会展平台,构建多元会展合作交流体系,形成晋城外向型经济新业态。创新制度环境,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构建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同时,还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煤炭”、“互联网+煤层气”、“互联网+文化旅游”等新型市场平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优化配置晋城资源。

  “只有建立起足够多的开放平台,在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活力。”杨跃卿说。

  坚持招商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 在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

  健康的开放型经济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涉及人才、智力、资金、项目等多层次内容。从目前我市的开放情况看,还处在重项目、重资金的层面,而在引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效果也有限。这已成为未来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瓶颈”,也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对此,《建议》提出,未来要大力推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在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具体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我市;实施精准化招商和主题招商,发挥商会等各类组织的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晋城的改革发展。推进与中央、省属企业及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战略合作。鼓励煤炭、煤化工、铸造等行业的优势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还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开放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国家级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绿色生态、区域平衡的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各县(市、区)要在完善机制、强化基础、引进项目上动脑筋、下功夫,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不断提高我市在全省改革发展中的分量和比重,打造新的经济引擎。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开放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市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只有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坚持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才能找到出路,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杨跃卿说。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