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们在进行彩绘作业。 本报记者 牛前进 摄
本报讯 记者牛前进报道:早春三月,乍暖还寒,但在高平市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3月13日上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有的在栽植大型乔木,有的在安装碑亭构架准备彩绘,有的在铺装游客服务中心屋顶瓦片……
炎帝陵位于神农镇庄里村,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该庙坐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现仅存正殿五间,东西厢房十几间,为元代所建。2014年5月,在国台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先生等为代表的台湾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动下,高平市启动了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以进一步挖掘、弘扬炎帝文化,真正把炎帝陵打造成旅游文化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打造成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圣地。
“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总投资2.5亿元,以五谷庙为核心,包括仿古建筑、文物保护、道路、绿化等四大部分,采用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风格,彰显炎帝陵久远的历史风貌。”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卫军边走边介绍,“工程建成后,将与羊头山、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炎帝农耕文化产业园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炎帝文化寻根之旅。”记者看到,炎帝陵建筑群依据两沟夹一岗的自然地貌布局,整个院落依中轴线由南向北拾阶而上,依次是山门、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进三重院落;中轴线两侧分别布置了钟鼓亭、聚贤堂、关圣殿、颂德堂、医药堂、根源堂、溯源堂、百草殿、五谷殿、农耕堂、碑亭、碑廊等,整个建筑群显得气势磅礴、庄严肃穆。
3月7日,大殿柱子上麻,山门耳房彩绘;3月10日,医药堂布展施工;3月12日,管理接待中心开始施工……这是记者在建设单位看到的建筑施工日志,上面记载了每个工程每天的施工内容。武卫军对记者说:“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点多面广,时间紧迫。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我们按照‘冬季行动’相关安排部署,积极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统筹安排各单项工程作业计划,做到各作业点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在建设中,高平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多项目统一管理,明确分工,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进行,并实施了网络管理和动态管理,推行周进度考核,定期召开进度推进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启动了“五加二”、“黑加白”计划,加班加点,连续作业。为保证工程质量,他们采取了暖棚法施工,加强冬季保温措施,力保冬季工程施工质量,并建立了工程现场监理旁站和甲方监督双重管理体系,加强材料、构件、设备进场的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还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根据工程质量考核标准奖优惩劣。
截至目前,炎帝陵修复保护主体工程已完工,仿古建筑群室内外彩绘已完成,柱子及门窗地仗正在加紧施工,院内外地面铺装已完成90%;碑亭木构架安装和墙体砌筑、碑廊地面铺装已完成;炎帝大殿、百草殿、五谷殿神像安装和关圣殿泥塑已完成,正在进行塑像贴金及彩绘;炎帝文化布展已完成医药堂、农耕堂、根源堂墙面基础板安装和线路布置;朝圣大道、消防通道、两个停车场及石牌坊全部完成;景区绿化工程场地整形完成,大型乔灌木种植基本完成,共栽植大型乔灌木1422株,种植花灌木285株,花卉及地被植物600余平方米;东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砼基础完成,主体完成80%;集会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砼基础完成,主体完成50%。
采访结束时,武卫军满怀信心地说:“推进冬季行动,必须真正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实现冬季行动确立的目标,确保整个工程4月底前竣工。”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