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

【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部门访谈】聚力攻坚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3/24 9:17:46

聚力攻坚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

  ——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治琛

  □本报记者 张鹏飞

  “全面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步好,我们将以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运用好政策导向,健全完善内部控管机制,确保各项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治琛说,“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财政发展愿景,着力提高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平衡协调区域与产业发展,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聚力财政改革,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全面启动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和部门三年支出规划,积极推进中期财政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衔接;强化三年支出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年度预算编制必须在三年支出规划框架下进行。推进转移支付管理改革,切实减少行政性分配,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增强财政投入的有效性。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绩效,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部门预算评审工作,按照“项目部门先行自评后入项目库,库中项目财政评审后列入预算”的原则,以对项目库中的项目评审结果作为依据安排预算。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细化,2016年开始各部门(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将公用经费的综合定额编列至经济科目中的“款”级。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止财政风险扩散,提高地方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聚力政策落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本要求,积极支持深化改革,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干预,促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通过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作用。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将政府住房基金、水土保持补偿费等5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基金结转超过规定比例的结转资金也要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加大对预算单位结余结转资金审核力度,将不符合结转要求的资金重新收回财政统筹安排至急需资金的领域和项目上,推动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效益。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及时跟进营改增改革,认真执行各项结构性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各项减免行政性收费特别是涉煤收费措施,按规定减征缓征社保收费,坚决杜绝虚收探收财政收入,真正对企业发展实行“顺周期”调节。进一步推广PPP模式,加大PPP项目识别和运行储备。加强财政与金融的协调配合,加大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贷款保证保险等政策创新和支持力度,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

  聚力补齐短板,提高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利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资金优惠加快小城镇建设,吸纳解决贫困人员安置;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老区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户增加收益;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通过社会保障和慈善救助兜底解决无劳动能力人员脱贫和因病或因老返贫。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继续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切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完善城市人居环境。

  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

  优化投资结构,增加非煤产业特别是战略型新兴产业投资,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控制好基础性、公益性、竞争性项目的投资比重,确保投资竣工项目成为提升我市经济总量和质量的重要力量。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推广PPP建设财政制度建设模式等,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