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晋城讯(通讯员 郭学良 陈晓萍) 截止去年12月31日,泽州县供电公司实现安全长周期7462天。先后获泽州县委县政府“服务经济建设特别贡献奖”、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单位”、市公司“电费回收竞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钟家庄供电所荣获省公司“先进班组”称号;南环营业站荣获2015年城市供电营业厅检查评比第二名;南村供电所、大阳供电所荣获市公司2015年“十佳乡镇供电所”称号。公司8名员工、5个集体荣获市公司表彰;8名员工、1个集体荣获省公司表彰。这些殊荣背后,都有着一串串感人事迹和故事,无不在展示着他们供电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心点亮万家灯
2014年4月19日傍晚,当人们正在享受惬意的周末生活时,泽州县供电公司检修班却接到紧急通知:35千伏玛琅变电站发生故障,急需抢修和试验。
此时,他们有的人在陪家人看电影,有的人在吃饭,有的人身体不舒服,但接到电话后,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的事,赶往单位,准备好工具和仪器,开赴玛琅站。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故障出在525间隔,母线部分有放电痕迹。“发现问题了,大家加把劲,早点干完活早点回去。”姬班长说道。
夜渐渐深了,周围的雾气也越来越大,就在大家对故障部分进行过处理和清洗,做耐压试验时,又出现了电流过大,电压升不上去的问题。经过分析,发现问题出在空气湿度上,湿度计显示现场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柜体内凝露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绝缘性能,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充分发挥电力工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找来棉纱、电吹风,爬上柜体,一遍遍地对柜内进行擦拭,吹风,试验,春天的夜晚依然有一丝冬季的凛冽,但大家却都满头大汗,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吃一口方便面,然后继续工作,只为能够早些排除故障,让老百姓尽可能少停电、不停电,用他们的行动去点亮万家灯火。
当东方出现第一缕阳光时,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送电。回去的路上,车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他们,累了。
走进山区送爱心
去年,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过上快乐的“六一”儿童节,5月29日,泽州县供电公司“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带上书包、文具和用电宣传小册子,走进了下犁川小学。
下犁川小学位于泽州县犁川镇下犁川村,是镇上五所小学中条件最差的一所。教室里年代久远的水泥地板已经磨得不太平整,墙上还裸露着一块快斑驳的泥坯,在这里就读的孩子有本村的,也有附近几个村子的。对于泽州县供电公司“黎明”服务队队员们的到来,孩子们很是高兴。在课堂上,队员们不仅认真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还“传授”给大家很多节约用电的小窍门。
讲解完电力知识,队员们向每位同学发放了新书包、新文具。孩子们纷纷表示:“非常感谢电力公司的叔叔阿姨们,送给我们一个既充实又快乐的儿童节。”
今年1月10日上午9时许,犁川供电所营业厅门口出现一位托着扶手架,双脚挪动,一步一步困难的走向门口的老人。营业厅值班人员陈河柱看到后急忙出去把老人扶进营业厅。只听老人气喘吁吁说:“这两个月都没交电费了,怕过几天下雪,趁今天天气还不错,我就赶快过来了”。
原来,77岁的明来堂老人是泽州县犁川镇中庄村人,在去年突发脑血栓,造成双腿不灵便。以往都是孩子回家看望时交电费,因孩子在外打工,这几个月比较忙没回来,老人只好自己来交电费。犁川镇中庄村距离供电所有1公里的路程,老人出门都是用双手托着扶手架,行动很是不便,走在路上又很不安全。陈师傅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安排好营业厅事务,亲自把老人搀扶的送回了家。并再三叮嘱老人:“以后交费你不要来了,我上门为你代收电费。”
困扰了20多年的电费解决了
“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电价一直高于居民用电价格,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生活,现在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市民王先生逢人就开心的说。
据了解,王先生家住在城区西大街下元巷185号。房子是1993年修建的二层楼房,是泽州县公安局的家属楼。“当时,因为线路等问题,巷子里有五户居民家的电线接在了泽州县公安局。”王先生说,这些年,他们的电费一直高于居民用电价。王先生称,刚开始,他们的电费是按每度电0.6元收取的。后来因为泽州县公安局搬迁等一系列问题,王先生家的电费有一段时间是按照每度电1.2元收取的。“我们一直享受不到平价电费,大家都觉得不太公平。”王先生说,2000年前,居民们专门去供电部门反映过一次情况,可得知改造线路,每户居民需要交1000元钱。居民们又觉得代价太大,改造线路一事就搁浅了。
后来,居民们跟泽州县供电公司和泽州县公安局协商,另外接了一根居民用电的线路,泽州县公安局有一个总表,居民家里是分表。从此以后,王先生等居民家开始按照每度电0.8元收费,但这个电价也高于居民用电的价格。2014年底,居民们再次向泽州供电公司反映这一情况,一位姓刘的负责人很重视,马上联系了国家电网泽北营业站,该站站长专门到现场调查情况,并一级一级向县市省等上级部门打报告。得到省里批复后,营业站的工作人员查看线路走向,制订实施方案。去年4月11日,王先生等五户居民家的线路终于改造好了,每户居民只花了170元,困扰20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居民们都很开心:“泽州县供电公司真给我们办了一件好事。”
服务客户我们都一样
去年10月27日一大早,泽州县金村供电所赵安茂师傅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家人”。这位“家人”不是别人,正是陵川供电所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虽然同在供电所上班,但陵川和泽州相距五六十公里,赵师傅和这个小伙子也没有工作的交集,那这“一家人”该当怎么说呢?
原来,半个月前,金村供电所接到了一个从陵川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一个小伙子介绍自己是陵川杨村供电所的员工,在为用户办理缴费业务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交错了电费,当时一下疏忽,没有及时发现,第二天用户无意间查看电费票据时才发现交错了。可是,营销系统中已经没办法撤还了,于是,他们只能认真查找,最后确定错交的电费给了金村供电所辖区孙村的用户,希望金村供电所的师傅给协调解决一下。当天供电所内正好是赵安茂师傅值班,一听是这样的情况,热心的赵师傅第一时间和孙村的管片电工小毋取得了联系,两人主动上门为用户解释,最终得到了用户的理解,补交了这笔“突如其来”的电费。
于是,这天刚上班,这位20多岁的小伙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进门就问“赵安茂师傅在吗?”赵师傅急忙迎了上来,两人一见如故,小伙子拉住赵师傅的手激动地说“老哥,我是陵川杨村供电所的小程!那天的事真是谢谢你呀!”朴实的赵师傅咧嘴笑了起来:“你太客气了,虽说地分泽州陵川,但对客户来说,我们是国网一家人啊,服务客户我们都一样!”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