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是推动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而安全则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去年以来,我市以“六权治本”为抓手,树立大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对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以确保煤炭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隐患排查,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防风险和控权力统筹谋划,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着力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推进廉洁和安全发展问题。

以“六权治本”为抓手,公布权责清单,让铁规发力,让纪律生威。本报记者 张理锋 摄
廉洁促进发展
推进廉洁发展,最根本的是以“六权治本”为抓手,让铁规发力,让纪律生威,决不允许权力任性。
我市从严从实落实“两个责任”,制定出台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两个《意见》,落实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市委书记集体约谈六县(市、区)委书记、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全年共约谈各县(市、区)委书记13次;市委常委和其他市领导分别约谈了六县(市、区)和部门班子成员,组织3名县(市、区)委书记和6名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向市纪委全委会述“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防止责任空转。加强对落实“两个责任”的督促检查,对执行不力、履职不到位的17名党委(党组)书记和6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了点名通报,对194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的干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04件,同比增长113%;处分1294人,同比增长108%,其中处级干部36人,科级干部210人。探索建立市管干部纪律档案、纪律约谈等有效方式,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努力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同时,紧盯“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狠抓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对违规收送礼金红包、领导干部顶风大办婚丧喜庆等借机敛财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5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1人,涉及县处级干部8人、乡科级55人,并对23起典型违纪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
以省委开展农村“两个专项整治”的有力契机,我市着力把反腐败责任、措施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问题。全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案件92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00人。其中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610人,其他党员干部190人。针对六类基层腐败和“四风”共性问题,由市领导“领题”督促整改,“乡村治、百姓安”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强化党章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编发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晋城市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针对选人用人权力运行风险点和制度漏洞,我市制定出台了干部工作“1+9”制度,强化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集体把关作用。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16个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工作,并以高平和市农机局为试点,以县区公安局长和机构改革单位领导班子调配为抓手,认真实施“六查’’。共对107个班子进行了分析研判,对2317名干部进行了甄别,与1021名干部进行了谈话。甄别处理干部80人,调整退出干部17人,提醒谈话106人。去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共研究干部19次,调整处级干部222人次。从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认真做好“一倒查六整治”工作,并以“三龄两历一身份”为重点,对全市901份处级干部档案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102名,清理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86人。认真实施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函询和日常行为联审等制度,在了解在岗表现的同时,加强了“八小时以外”的监督。


图为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资料图片)
发展必须安全
实现发展,安全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抓好安全发展,核心和关键在于明确责任、落实责任。
在政府监管责任方面,我市一是完善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六县(市、区)和开发区实现了党政同责“五覆盖”。二是进一步强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体系建设,市安委办成立了7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两次专项督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三是修订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办法,制定了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办法的工作机制,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在企业主体责任方面,我市一是完善了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在全市建立起了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二是出台了《晋城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十条措施》,对违反10条措施的企业,责令立即停产停业或立即停止作业消除隐患,并一律依法按上限处罚。三是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市基本建立起先进适用的重预防、全过程、动态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报、整改销号、统计分析、监督检查等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管理,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四是挂牌督办和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目前已结案中追究刑事责任2人、党纪处分5人、政纪处分2人、行政处罚13人、行政罚款56.5万元,推动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责任险的管理力度,强化了对安全生产投入的督查。
在坚持严把准入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各项安全基础工作。危险化学品方面,组织安全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2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5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4家,监督安全设施竣工验收6家,审查颁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91家,将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三个编制要求”、《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八条规定》等有关要求纳入审核、审查和验收之中,全市全年共完成28个建设项目的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非煤矿山方面,受理设计审查项目11个,新建许可8家,均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规定要求,在有效时间内,严格按照市行政审批中心的审查程序,认真开展安全许可工作,确保许可符合规定程序。目前,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