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

建起致富棚 摘掉贫困帽——泽州县柳树口镇圪针掌村产业扶贫的调查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6/12 10:19:54

泽州县柳树口镇圪针掌村由圪针掌村、东焦河、藏阴3个自然村组成,92户、352口人,其中贫困户超过一半,是泽州县2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圪针掌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整村脱贫的办法措施,紧紧抓住“蔬菜大棚”这个牛鼻子,初步走出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大棚菜:一条适合村情的产业路

  在圪针掌村搞蔬菜大棚,曾经一度被村民认为是个“笑话”。因为这里大面积是山坡小块地,随着村民不断外出打工,临近村边的一些地块甚至土地荒芜,长满杂草、荆棘。虽然有白洋泉河水从旁流过,但地在坡上,水在山下,无法进行灌溉。种粮食都长不好,何况是蔬菜。对于发展蔬菜生产,村民们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通过外出学习,村两委认定了发展蔬菜产业这条路。2015年,经过市场调研,镇村两级干部与村民协商,决定发展蔬菜大棚。随后,在县镇政府及扶贫、水利、蔬菜等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结合整村推进扶贫政策,筹集资金85万元,开始发展蔬菜大棚。经过一年努力,村民硬是在荒山坡上推出一片片平地,建起了21栋大棚,其中暖棚2栋、春秋棚19栋,并引来白洋泉河的优质泉水进行灌溉。

  5月30日,我们在走访时看到,每栋大棚前都竖着一块牌子。比如2号棚,牌子上写着:“认租单位:德意之家装饰有限公司。被帮贫困户:1户。就业人员:2人。种植品种:茄子、黄瓜、青椒。”8号棚,“认租单位:晋城市国学馆。被帮贫困户:1户。就业人员:2人。种植品种:西红柿、茄子、青椒。”

  放弃了在城里的工作,一心想着用点劲,给村里办点实事的村委主任张振华介绍说,春秋棚主要采取开心农场的模式,即把大棚出租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委托农户进行管理,产品归认租单位或个人享有。目前已有德意之家装饰有限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晋城分公司、晋城市国学馆等七家单位认租,共认租14栋大棚,最多的一家认租5栋。客户要求种什么就种什么。一到周末,认租单位的员工、客户便驱车前来摘菜,热闹非凡。

  合作社:一个坚持长久的好机制

  为了使脱贫产业能够坚持长久,从一开始村里就摒弃了大集体的做法,而采取了“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组织成立了泽州县华逸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40多户村民自愿加入,其中以贫困户为主。

  贫困户主要在蔬菜基地务工获取收入,实现了“劳有所用,劳有所得”。比如,一栋面积在300平方米的春秋棚,每平方米租金30元,合计租金9000元。其中一半作为种苗、农家肥等生产资料成本,另一半4500元,作为贫困户在大棚务工的劳务收入。同时,实行责任到人,定出工作量,另外还根据产量给予提成,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目前,参与大棚种植管理的共有25人,每人每月平均可收入800元,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

  合作社负责对贫困户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一开始村民对种大棚蔬菜,既没技术,又缺经验。去年种了两茬菜,结果全部得病拔掉了。今年3月,合作社从山东请来蔬菜技术员,使技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春秋棚已采摘了水果萝卜、香菜、娃娃菜、小白菜等一茬小菜。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贫困户学到专业种植技术,培养了致富的本领。

  同时,合作社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使贫困户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合聚庄园、大棚建设等共流转土地120余亩,每亩地土地流转费700元,合计8.4万元。涉及流转户40余户,每户每年平均可得土地流转的费用2000余元。既增加了收入,又降低了经营土地的风险,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此外,大棚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用工20多人,种植的10亩露地菜也安排一部分劳力,另外在村边的娲皇石材厂还有人上班。全村352口人,在家的也就50口人,基本没有闲人。老百姓掌握了技术,有了活干,不出村就能挣钱,非常高兴,对致富越来越有信心。

  帮和扶:一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作为重点帮扶的贫困村,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圪针掌村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

  ——县扶贫办拨付5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大棚建设;

  ——对口帮扶单位王坡煤业有限公司支援10万元,用于蔬菜基地道路、围墙、厕所、篱笆等基础设施建设;

  ——县蔬菜办技术人员定期前来进行技术指导,还提供了震动授粉器、弥雾器等蔬菜生产设备。

  圪针掌村第一支书、市水利局工作人员秦晨为村里带来了蔬菜销售的新方式,他帮助建起一个圪针掌村无公害蔬菜微信预定群,蔬菜成熟上市的时候,将鲜活的蔬菜现场照片传到群里。由于圪针掌村的蔬菜生产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方式,不施化肥,全部用农家肥,而且采用白洋泉河水灌溉,品质好,群友们纷纷预定,并通过微信红包支付菜款。

  县扶贫办主任原加龙说:“村里人人有事干,人人能挣钱,每个贫困户都有收入。除有一户异地搬迁外,所有贫困户都可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

  休闲游:一个着眼未来的新梦想

  圪针掌村面对巍峨雄伟、有着优美神话传说的浮山,背靠小说《水浒传》中李逵梦游之天池岭(亦称天子岭),又有晋张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发展旅游条件优越。

  站在娲皇石材厂前的观景台,向着丹河峡谷一路望去,一座巨大的神秘卧佛突兀而出,形象逼真,令人惊叹。天池岭脚下山谷中现已无人居住的藏阴村,据说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本要在此修建藏阴寺,后不知何故,改修在硖石山,就是今天世人所见的青莲寺。而当年所建藏阴寺遗址尚存,吸引无数历史及古建爱好者前来考探。当年何故弃藏阴寺而改修青莲寺?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村里计划依托其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古迹古遗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今年泽州县计划投资100万元,修通从圪针掌到藏阴自然村3公里公路,路通之后,游人便可循道入山,赏天子岭旖旎风光,探千年古寺遗址。

  天子岭的山,青翠;白洋泉河的水,清灵。仰观,苍山接白云;俯视,大河泛绿波;坐品,农家饭清香;行走,深山觅古林。

  圪针掌乡村休闲旅游,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