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表办证一个门,交费取证一个窗,老百姓办事省心又省力。”这是高平城乡群众对该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总结。
今年3月10日,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楼正式投入运营。为了方便群众办事,高平市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则进”的原则,采用“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要求全市具有审批职能的21个单位,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养老等切身利益的10个公共服务单位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7个收费单位,全部进驻中心,开展审批和服务。行政审批和便民窗口由原来的40个增加至190个,可办理的行政审批和便民事项也由过去的100项增加到250项,工作人员已达到300多人。到目前为止已办理即办件30903件,承诺件1885件,合计34000多件。
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前身是高平市行政审批中心,以前由于办公面积太小,进驻的单位窗口仅有15个,人数不到40人,城乡群众办事经常找错单位、找错人。
从去年开始,高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先走一步、富民强市”的指示精神,把“创优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全国百强”作为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开工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市政务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号通热线、政务云数据、效能监察”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务“超市”。
如今,走进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中心设置的导办台,这里专门迎接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咨询、导办、帮办服务。一排排整齐的“窗口”书写着醒目的承办单位。穿着大方、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办理着各种事项。
最为忙碌的要数社保所和新农合“窗口”,这里挤满了等待办理养老交费和医保报销的城乡群众,人虽多,但井然有序;工作忙,但有条不紊。工作人员热情、礼貌地接待着每一位群众,温馨周到地服务着每一位市民,每天平均办结量达257件,忙而不乱,多而不燥。
一位常来办事的群众说:“政务服务中心没修起来前,社保所在友谊街办公,新农合则在长平街,而低保中心又在泫氏街,农村来的群众办事经常找错单位,迷了方向找不到地点。”
高平市寺庄镇农民李旺以前办慢性病申请的时候,就问了好几次才找到新农合。今年,他再次来换卡时,进了一道门、找见一个人,就全办妥了。李旺说:“这样好,我们农村人办事只要找到市政府服务大楼就行了,就甚事都解决了”。
更让群众感到方便的是,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好几件事都能一起办。交电费、交水费、交气费、交手机费,是每一家、每一个月都要操心做的事情。要像以前,北街交水费,南街交电费,银行交气费,少说也需要两三个小时,而如今,只要走进大厅,自助取款机取钱,交电费、水费、电视费、暖气费、手机费等等,转上一圈,十来分钟全办了。
为了精心打造政务服务“超市”,着力推进便民高效服务,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针对每天上千名群众咨询和日均800多件的办件量,从规范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购置了6台指纹签到机和2部脸谱识别仪,实现一天四考核,全面推行了“三公示一承诺”制度,签订了“廉洁高效服务承诺书”,发出了“建设温馨大厅倡议书”,为每个“窗口”配备了打印、扫描和复印三体合一机,着力提升服务功能。
尤其是“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完善和落实,更加提升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准,让群众在办事的过程中舒心又顺心。
省心又省力的不只是“窗口”办事的简单,更省事的是网上审批,这是高平市政务服务中心今年重点推进的审批改革,打开电脑,点一下鼠标,就完成申请批复事项,群众足不出户办成所需大事。今年以来,已办理网上审批事项10758次。中心还开通了“52345”市民服务热线,与中国联通达成“政务云”数据中心合作协议,整合全市各行业、各部门服务热线33条,配备6名话务员,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服务,24小时全天候接听。让群众只记一个号码,打一次电话,就能得到所需的答复和服务。“52345”是架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高平市光宇工贸退休职工张泉河,今年4月21日前来社保“窗口”办理退休卡,看到工作人员热情、礼貌、快速、高效的服务态度,即兴作了一首“谢赞诗”表达感激之情:“行政大厅服务好,方便群众姿态高;热情接待笑脸迎,办事利落善后保。党风正气这里育,栋梁蓓蕾在这浇;中华腾飞有希望,远古炎帝今日笑”。这正是对高平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