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省牺盟总会派特派员邓辰西(肇祥,中共党员)、李进奋(苏风)来到晋城,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省工委指示邓辰西到晋城后要同党员张茂甫、张月川、陈学文等取得联系,以他们为骨干,抓紧恢复晋城党组织。
邓辰西、李进奋来到晋城,同张茂甫、张月川和陈学文等老党员取得了联系,一起讨论了恢复晋城党组织的有关事宜,并研究部署了牺盟会的工作,制订了工作方案,进行了具体分工。邓辰西负责城市工作,李进奋负责农村工作,张月川负责工人工作。他们首先夺回了被“公道团”夺去的牺盟会领导权,并对“公道团”组织的牺盟会进行全面的整顿。到年底,晋城县广大农民、工人、学生和教师参加牺盟会的就达2万多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山西建立起来的统一战线组织牺盟会迅猛发展,推动了晋城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7月,晋城牺盟中心区、各县牺盟分会相继成立,并在县、区、村建立了人民武装自卫队。9月,中共山西省工委为尽快恢复晋城党组织,派刘尚之来晋城组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进而恢复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等县的党组织。刘尚之到达晋城后,同牺盟特派员邓辰西为筹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做了大量工作。10月初,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在城内文庙成立,刘尚之任书记,邓辰西任组织委员,王耿人任宣传委员,领导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党的工作。11月,太原失陷后,各县国民党政府人心惶惶,准备逃跑。各县牺盟会实际担当起稳定秩序、组织群众抗日救亡的工作。1938年2月,日军相继侵占晋城、阳城。此时,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率直鲁豫边省工委来到阳城,开始了开辟晋豫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