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实施四项重点工程
本报讯 记者林斯琦、实习生牛淑洁报道:今年以来,我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安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四项重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省里要求,我市及时制订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2016年行动计划,细化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资金投入落实到位,今年省里下达我市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以奖促治资金共710万元,已全部切块下达到县,明确到了具体项目。截至6月底,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已完成投资5.9亿元,其中,完善提质工程完成投资0.9亿元、农民安居工程完成投资2.8亿元、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宜居示范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完成投资359.1亿元,项目开工3项,完工1项,完成建设里程6.2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620万元,涉及近7000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完成投资1390万元,新增营造林面积2.61万亩,绿化村庄36个。农村公共服务方面,完成投资122万元,对9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改扩建;实施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活动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目标;“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试点工作扎实开展,18个试点乡镇全部以村为单位建立完善了文化资源基础档案体系和数据库;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提高了临时救助标准,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13户,共计451万元;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预计10月底前可投入运行。
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采煤沉陷治理方面,截至目前,已有2123户村民住房开工建设,完成审批833户,项目开工率、可研审批速度、完成投资等位于全省前列;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市级配套资金462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全市2370户建设任务全部分解到户,开工建设1696户,开工率71.6%,竣工636户,完成率26.8%。易地扶贫搬迁方面,5383人的搬迁任务全部落实到人,年底可确保完成任务。
环境整治工程成效显著。各县(市、区)县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目前已落实市级配套资金2356万元,配备清扫保洁员11746名、清运车辆4932台,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6座,卫生填埋场6处;大力开展乡村污水治理,重点对1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行调度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140万元,完成管网铺设22230米。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先期动工完成了3994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建成畜禽粪污处理点18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点24个。
积极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充分依托我市农村自然生态、古建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城效城镇化带动型、工矿企业支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型、农旅一体乡村旅游型四种类型,完成了蔡节村等6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的申报工作,确定城区大车渠、泽州泊南、阳城盘龙、陵川凤凰4个村为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完成了20个市级示范村的申报审核工作。同时加大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 共有21个古村落获得中央补助,共计完成投资3904万元,开展保护项目42处,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浓郁、注重乡土味道的美丽乡村新亮点。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