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

【特别报道】晋城,也是“净城”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8/18 14:57:47

  □文 本报记者 卢科  图 宋岳庭

  如果让我们来形容一户人家的干净,脑子里瞬间会蹦出窗几明净、一尘不染等形容词,但当形容一座城市的干净时,单纯的词汇似乎很难将其清晰表达。

  6月21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发布“2016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榜单。该榜单包括“省区(直辖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省区(直辖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等21个分类榜单。在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中,晋城以总分79.31位列榜单第十。前九名城市分别为香港、澳门、厦门、大连、柳州、滨州、绍兴、扬州、河源。

  据悉,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是中国较早涉足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2002年,该机构推出第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之后每年发布一次榜单。《中国最干净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城市绿化指数、建筑物整洁美观指数、生活环境清洁指数、废弃物处理指数、清扫保洁指数等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组成,根据翔实的基础资料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包括内地及港、澳、台在内的35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后产生。

  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作为我省首次上榜的城市,晋城,是如何成为“净城”的?带着自豪与疑问,记者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市民家中、走进管理部门,探究这背后的奥秘。

A 一把笤笊疙瘩 一段城市基因

  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每一个城市特性的背后总有着清晰的脉络与渊源,而晋城更是一座有着光荣历史的卫生城市。

  “干净,是每一个外地人来到晋城的第一印象。不管穷与富,晋城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只要有一把笤笊疙瘩,就会扫扫床,扫扫院,把家拾掇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位已经在晋城居住十余年的河南读者给记者的留言,亲切而又接地气。而谈到表现,位于城北龙王山脚下的东四义村就是个最佳的典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城市泽州县东四义村就成为全国农村爱国卫生的一面旗帜,获得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奖旗和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状。1982年,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晋城召开,向全国推广了东四义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先进经验。

  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规模、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城市基础设施滞后,有干净之称的晋城却一度被称为“垃圾堆上的富翁”,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为进一步发扬爱国卫生这一光荣传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2005年起,晋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由此拉开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的创卫序幕。 2007年9月,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现场会又在晋城市召开。

  “那一时期,在晋城,人人都是创卫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创卫的受益者。”前身为晋城市爱卫办的晋城市城乡卫生协调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杨晓光告诉记者,晋城创卫,他全程参与。“在创卫成功之前,我市就曾两次荣获全国地、县级卫生城市荣誉称号,连续10多次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一次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称号,两次成功承办全国爱国卫生现场会。从2007年7月起,我市开始向全国爱卫办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正式拉开了创卫序幕。”

  从2007年至2011年这4年里,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刀阔斧实施净化工程、蓝天工程、畅通工程、绿化工程、健康工程五大工程,投入巨额资金完善了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街道清扫做到了全城覆盖、全方位保洁,建成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园林化迈上新台阶,卫生服务实现了覆盖全城区。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卫生、住建、环卫、环保、工商、城管、食药等部门及街道居委会齐抓共管,先后出台了50多项规章规定,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10个基本条件和10项工作任务、66条具体标准,逐条逐项分解,与27个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卫生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12月20日,我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荣誉得到了,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近年来,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我市继续整体推进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加强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全市城乡环境明显优化、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2015年我市又一次性通过三年一次的国家检查考核,继续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这一光荣称号。

  “如果说2011年的成功是喜悦,那么去年的‘国考’通过则更是淡定,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这种努力已经变成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习惯,所以通过更是一种必然。”在采访中,一位多年在城市卫生管理一线工作的同志告诉记者。

B 市场化保洁 干净背后的机制保障

  一座城市干不干净,首先取决于这座城市的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街道地面是否干净无杂物、墙面和灯杆上能否看到“牛皮癣”、路边垃圾桶满了是否立马有人去处理,零零碎碎,方方面面。而晋城能成为“净城”,是有先进的机制作保障的。

  “大街小巷两扫全保:早7时前完成第1次普扫;中午12时至下午3时为第2次普扫。全天保洁:冬季早7时至晚上6时,夏季早7时至晚上8时。责任区全部实施无缝对接式作业,卫生质量全部达到“六无七净”标准(六无:无烟头纸片、无粪便泥土、无污水、无瓜果皮核、无垃圾、无砖头瓦块;七净:路面净、路沿净、树窝净、下水道口净、人行道净、果皮箱净、绿化带净)……”这是2013年晋城市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考核办法的一部分,而在这严格考核内容的背后是对应的10清扫保洁公司,2个机扫保洁公司,4个垃圾清运公司、2个公厕管理公司等专业保洁公司的业绩。

  而这背后,是从2008年11月起,我市首次以拍卖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作业经营权,环卫作业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向转变。城区环卫局办公室袁瑞琪介绍道,道路保洁市场化后,政府从花钱养人做事转为直接购买服务,将城市清扫保洁等环卫作业彻底推向市场,由企业进行具体运作,将环卫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有效解决了之前体制不顺、管干不分、覆盖不全、机制不活、监管不力等难题。

  但市场化保洁,并不是一放了之,在完成业务招标后,环卫部门也完成了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转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路面保洁的监管上。“你像成立专门的环卫监理公司,就是咱们晋城环卫所独有的机制。”袁瑞琪介绍,环卫监理公司监督着全市1000多名环卫工人活干得好不好、细不细,干得好了怎么奖励,干得不好了怎么处罚。“一有举报电话,我们就必须第一时间解决,这样有竞争,就有动力,有考核,才有成绩。”从2008年到2016年,8年间,晋城这一套市场化保洁体制真正经受了考验,也不断在完善,作出了成果。

  “市场化保洁,其实是强化了考核力度,用竞争代替行政,彻底让大家的活力得到了释放和激发。”袁瑞琪告诉记者,除环卫部门下属的保洁公司外,近年来城区范围内的几大办事处也都成立了专业的保洁公司,沿用市场化运作,全方位保障辖区内的清扫保洁。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668万平方米街道全部实施了定岗、定位、定段责任制,实行精细化作业,强化对路沿下、树窝内、垃圾点、人行道、十字口、绿化带的重点保洁,日清运生活垃圾达470余吨,日清运粪便350吨。同时,随着苇匠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环境整治工程的建成,市区全面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C 啃骨头强管理 “面子”干净向“里子”干净升级

  城市环境,从来一个复合型、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晋城的“干净”也在“升级”,近几年在由“面子”的干净向“里子”的干净转变,空气质量与市容整治是今年以来让城市更干净的主攻内容。

  在北石店镇大车渠村至晋煤集团王台矿之间有一条小朝路,路不长,大概七八公里,但一路过去记者至少看见二十余个被黄土掩埋的平地。随便挑一个下车查看,用手轻挖土壤,点点煤渣在土中还依稀可见,平地旁边的建筑物也门窗紧闭。在以前,这条路的两侧,是川流不息的煤车,是日夜运转不停的煤场,更是市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这里以前基本都是附近村民非法开设的小煤场,屡禁不止,因为离市区非常近,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现在全部被关停。”城区环保局宣教科李继政说。

  记者了解到,自我市开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行动以来,各县(市、区)重点围绕城市周边各类无证经营的小煤场、煤球厂、物料堆场和土小企业开展了全面排查和整治,累计取缔关停各类堆场和土小企业208家。特别是城区政府集中力量、投资130万元,对沉积多年、久拖未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北石店镇的小朝路两侧、徐家岭、七岭店,西上庄办事处的郭山、张岭,北街办事处后书院社区地带的煤堆、煤泥堆、煤矸石堆等各类堆场以及各类土小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治取缔,累计清理各类堆场73处,清运煤泥、煤矸石约32万吨,取缔小煤球加工点41家,拆除生产设备76台,一批困扰城市多年的大气污染沉疴和顽疾最终得以根治。

  而除了空气质量,市容整治同样是难啃的“硬骨头”。“挡道、噪声、油烟……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随意停放的车辆等等是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市容问题之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宣传科杨爱民说道。集中整治行动,环保、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的任务最重,也压力最大,但每个部门都在下真功,出重拳,动真碰硬,彻底铲除滋生违规违章行为的土壤。“4月29日,城管、交警联合执法;5月21日,多部门联合夜查烧烤摊;6月14日,环保交警夜查扬尘污染...截至7月15日,共取缔乱摆摊点6700余个;清理店外店和马路车间1700余个;清除乱设地桩、栏杆等障碍物600余个;拆除乱设广告牌匾、条幅等3700余块(条);拖移违停车辆1040辆,贴单4537余辆,行政处罚977起,处罚27.67万元;拆除乱搭建260余处;督促清理乱贴画小广告4000余处。”

  同时,我市还开展了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扬尘污染专项整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劣质煤专项整治等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改善环境质量。

  短短几个月,现在的晋城人,停车的时候会看是否占用人行道,吃饭的时候会看是不是清洁烧烤炉,看见违法环境现象更会随手拍下并拨打举报电话。通过集中整治,一个个难题得以解决,一个个瓶颈逐步突破:一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城郊接合部、施工拆迁工地等卫生死角的暴露垃圾得到了彻底清理,乱停乱放、夜市早点、集贸市场、建筑工地、“五小”门店等方面的“顽渍”实现了有效的治理,城市由内到外变得越来越美,而与城市面貌一同悄然前进的,还有市民的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

  尽管仍有不足,但只要努力就必有收获。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7日,我市市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已监测220天,其中有效天数为219天,达标天数为134天,达标率为61.2%。其中,7月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31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7,排名全省第一。

  良好的传统习惯、科学的保洁体制、严格的市容整治,再加上几年来不断完善的三山、四河、八轴、四条城市绿化体系,以及正在收尾的城东水系工程、环城生态圈、凤凰岭公园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建设,晋城一定会成为山水交融、城山相映,天蓝、水清、草绿,更美丽、干净、宜居的城市!

  ■记者手记

  干净不仅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小家如此,城市亦如是。城市干净是百姓最直接的生活条件,是城市最直观的外在形象,也是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

  而一个城市想要从里到外干净,是一个复合型、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更是一种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表现。虽然被评为了中国最干净城市之一,也获得了许多市民的首肯和外来人的称赞,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还有一些背街小巷、老城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还不够稳定,从“面子”到“里子”的干净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持续不断从各方面下工夫,让城市更干净、卫生,是每个市民的期待。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