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城 > 专题报道专题报道

晋城市重点改革事项亮点多成效显

来源:太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30 11:23:05

在全省首家成立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创造了“高平模式”、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新设省级开发区首期获批……

  2017年,晋城市各项重点改革事项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呈现出无数亮点,创造了多个“晋城经验”。

  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晋城市着眼顶层设计,健全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方案》、《晋城市国资国企改革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和《晋城市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配套制定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产权划转、公司制改革、资产清算等工作要点。同时,坚持变管资产为管资本,在全省首家成立了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首批划入的48户市属企业资产总额占到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95%。此外,分类推进国企公司制改制,除长期停业歇业、资不抵债、低效无效的企业和僵尸企业外,运营正常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

  在开发区改革创新方面,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机构编制和直属事业单位设置在全省首家上报,并经省编委批复,首家印发了开发区三定方案,“三化三制”改革9月底前如期完成,目前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社会事务剥离工作。与此同时,高平、阳城、陵川、沁水4个省级开发区设立资料按期完成申报,其中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省新设省级开发区首期获批;

  在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方面,晋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出台了《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实施方案》,建立了基金项目库,并对11家企业完成了投资前期尽职调查工作。农信社改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其中城区、泽州、高平、阳城农信社顺利完成改制,沁水农信社通过市银监分局初验,陵川农信社全面铺开不良贷款清收。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连续两年兑现补偿资金330万元。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1533”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具体措施》等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措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信贷联动机制,印发《晋城市深化金融支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实施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绿色潜力企业的资金投放,助力晋城经济绿色转型。

  在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一是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创造了“高平模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出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指导意见》,配套制定《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效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下发《关于做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药品采购“五统一”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全市6县(市、区)医疗集团全部挂牌成立,并重点围绕“六统一”政策制度框架开展工作。二是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市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实现所有公立医院按期取消药品加成。三是家庭医生签约成效显著,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推行“1+1+1”组合式团队签约服务模式,在全省首家实行“1+5”家庭服务包模式。四是积极推进社会办医,出台《晋城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和《全市卫生计生干部入民营医院服务工作方案》,落实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已经设置完成8家民营医院,提升了全市医疗服务能力。

  在旅游景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晋城市印发了《2017年全市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改革工作任务和时限要求,并将其纳入“13710”电子督办系统,每周跟踪改革进展。同时,成立市、县两级旅发委,并对省定首批16家景区(景点)全部实行两权分离,实现了企业化运营。为提升旅游企业融资水平,晋城市还积极创新“旅游+金融”,实现3家企业首登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文化旅游板”,挂牌数量在全省领先。(闫来俊)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