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经省政府批准,晋城市被确定为开展探索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省级试点。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阶段任务、试点内容,全面开展各项试点工作。
根据安排,试点工作按部署启动、全面推进、总结验收的步骤实施,期限为3年,2020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各项任务。按照“行政推动、整合资源、以优带弱、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在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以优质园帮扶薄弱园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重点围绕依法办园、规范办园行为、改善办园体制、改善办园条件、园所环境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优质园帮扶工作。
树立正确办园理念。通过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树立依法治园意识和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质量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切实规范薄弱园办园行为,遏制乱招生、乱收费,绝不允许发生伤害儿童的事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落实办园主体责任。督促乡(镇、街道办)政府、村集体落实发展和监管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办好学前教育,保障薄弱园正常运转。要关注薄弱园,尤其是村办园的可持续发展。规模较大的小学附设幼儿园要从小学分离,并能够科学规范幼儿一日生活,实现附属园独立化,独立园日托化。
提高园务管理水平。薄弱园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发挥园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在决策、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完善教研制度、入园制度、卫生保健安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针对薄弱园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挂职锻炼、组织观摩、定期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
健全教研管理模式。优质园要在自身发展基础上,积极了解薄弱园存在困难,围绕课程资源使用情况,通过教研活动解决问题。县级教育部门可按结对帮扶名单,依托优质园指定课程资源,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形成常态化教研,促进优质互补、共同发展、共同提升。
科学优化一日活动。坚持保教并重、城乡儿童发展目标一致和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指导薄弱园科学制定保教工作目标和计划,不断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支持幼儿园开展丰富适宜的教育活动(每周每园至少1次),杜绝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加强园所文化建设。利用优质资源帮助指导薄弱园做好环境绿化、净化、美化,让幼儿园的环境体现童真童趣。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向被帮扶幼儿园提供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游戏所需的设施、设备,改善被帮扶园的硬件设施条件和园所风貌。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到2020年底,晋城市将逐步建立起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的统一政府框架,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明显改善,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园际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内3至6岁适龄儿童都能享有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张明明)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