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往昔,恍如隔日、历历在目。1970年,我们这些不喑世事、懵懵懂懂的青葱少年,伴随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从渤海之滨的天津市,来到了太行山麓的阳城县。之后,我们被分派到石苑、章训、白桑、通义、游仙、宜壁、南次营、苏村、天掌九个乡村。”天津籍阳城知青邵丰庆一番话把人们又带回了上山下乡那个年代......
9月27日上午,阳城方志馆分馆——太行阳城知青馆开馆。

太行阳城知青馆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下交村。展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太行精神,挖掘知青文化,启迪教育后人”为宗旨,共四个展厅,分为历史潮流、激情岁月、青春绽放、人生选择、人生向晚以及志在千里六大部分。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实物,展示知青在农村岁月里“学习劳动”“农村生力军”“练就功夫”“谱写华章”的感人故事,蕴含着亲历者、见证者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眷恋。该馆由孙太林等知青筹建。筹建事宜得到晋城市、阳城县党委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筹建款项全部由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以及知青个人捐助。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潮流中,太行革命老区阳城设立24个集体插队知青点,1000多名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和祖国的召唤,满怀激情来到这里,并用满腔热血、壮志豪情谱写了一曲那个时代的青春之歌。

开馆仪式结束后,到场的500余名知青纷纷涌入馆中追寻那段难忘的记忆。展馆发起人孙太林告诉笔者,广大知青扎根农村、艰苦磨砺、坚韧不拔、拼搏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力量,在广大知青心中打上了深深地烙印,知青们在农村时的辛苦和艰难化作了人生打拼的一种动力,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希望这个展馆为知青文化的弘扬、为悠然阳城的传播,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舞台。”
阳城县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王家胜表示,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意义所在。太行阳城知青馆作为阳城方志馆的分馆,是阳城知青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再现和弘扬,肩负着展示知青历史、宣传知青精神的重要职责。希望阳城方志馆知青分馆以开馆为新的历史起点,大力整合方志文化和知青文化,为阳城文化繁荣和文化大县建设、为“悠然阳城、康养胜地”的打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郭学良牛志军陈马利)
责编: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