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种能力
当发现安全生产责任没有落实,亦或是发现安全隐患时,在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问责中,“意识”、“态度”、“标准”等词汇频频出现,却少见企业会问责自己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有能力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作业的主体,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和核心因素,员工安全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不管是“意识”、“态度”和“标准”,都需要配套的能力去落实,去解决。如果能力不到位,管而不知,知而不详,详而不查,查而不实,那企业的安全监管忧矣。
有人说,管安全,首重手段,手段到了,自然安全。也有人说,管安全,要看脑子,脑子好的,往往能及时发现问题。不可否热这些说法都不错,比较“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还是人人皆知的。然而,随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在不断的推新,二十年前的手段再强,放在现在,有什么用?脑子再好,发现了问题,却不知道用更好的办法排除隐患,有什么用?
应当将安全看成是一种能力,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标准中,要为员工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一般来来说,员工安全能力包括意识、心理、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而企业在培养员工安全能力时,就要对阵下药,从方方面面起开始。
培养员工安全能力,在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绩效提升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培养员工安全能力工作,对当前企业来说,犹如很重的负担,且需要长期、稳定的落实,这就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积极探索,为企业寻求一条员工安全培养的机制。
最好的安全管理者了,不应当是最会管理安全的人,而是即会管理安全,有是安全能力最好的人。这样的安全管理者,才会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