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汾 > 临汾文化临汾文化

山西临汾:安泽,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军区警卫连住过的大院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8 9:37:05

“新房院的前院是老房院,太岳军区司令部及警卫连就驻扎在这里。”2006年、2009年、2012年,笔者数次前往安泽杜村乡桑曲村探访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当时村民这样解释。因当时住户外出房门紧锁,大院的详情一直未解。日前,笔者四访桑曲村,希望揭开大院神秘面纱。

   院里住过八路军

  “这个院是太岳军区司令部办公地,警卫战士和机关人员在这里居住。前几年,警卫战士的后人曾经来过大院,而且上二楼寻找先辈们留下的痕迹,最终在二楼的窗户框上找到了当年留下的字迹。”74岁的古稀老人孙玉珍告诉笔者。
    同行的朋友介绍,院子里栽种的百年梨树表达了主人渴望多子多福和果实累累的意愿,正门的横梁是雕凿整齐的石材,展示了前人精湛的工艺。墙体的条石和整齐的砖墙、石板铺就的院子,让大院彰显大气、庄严。
  1942年,太岳军区司令部进驻桑曲村,在此驻扎了两年8个月。期间,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等数次来到该村。
  2012年,笔者曾采访时年87岁的张泰山老人。老人告诉笔者,1942年,他十六七岁时,从河南逃荒来到安泽,在附近村里要饭、做长工,经常能在桑曲村里见到八路军司令部的人。老人说,桑曲村旁有一条当地叫“兰河”的河流,陈赓经常到河里去洗澡,甚至数九寒天都不间断,“砸开河面冰窟窿用冰水洗澡。”有一次,朱德总司令来太岳军区指导工作,就在兰河河滩上开会,开会用的讲台,还是村里人帮忙用河滩石垒的。

 

  此番探访桑曲村,孙玉珍这样告诉笔者:“这是我从表叔手上买的房,表叔是土改时分到手的果实。”孙玉珍介绍,2015年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都姓白,是受先辈之托来“故地重游”。那几个年轻人的祖籍是长治市,先祖在清代中期来到桑曲村经营土地,土改时离开了这里。

  “四连”曾经住在北二楼

  “窗框上留下当年八路军的字迹。”在孙玉珍老人的引导下,笔者爬上北房二楼。粗壮的二架梁、进深四檀建筑一览无余,七间房的房梁上无序摆放着杂木,几个化肥袋子、扫帚杵在空敞的二层窗口。

  顺着老人指点,终于在窗框上找到了“四连X排”的模糊字迹,后边的字迹经岁月侵蚀无法辨认。
  当年担任太岳军区司令部警卫任务的四连是太岳军区的哪支部队?如今,“四连”的建制现在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吗?这都是谜。
  杂木挡住了视线,主人建造房屋时留在房梁上的印迹看不到,因而无法确定房屋何时建成。

  “这是中间的老院,东边的院比这个院早。”孙玉珍老人说,太岳军区司令部住的大院创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因此称为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