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句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现如今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浮山县米家垣乡曾经的优质“贡米”,如今也遇到了销售难。如何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这篇大文章,让村集体、农户“双增收”?浮山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科学研判,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全省开展的“千村破零行动”,探索出了“支部+公司”模式。米家垣乡米家垣村创新性的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土特产营销平台,实现了小米的互联网销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浮山县推行的“支部+公司”模式,通过村企合作经营公司、独资成立经营公司、自主领办经营公司、自主注册经营公司四种途径,开展了劳务服务、高效农业、观光旅游等多种服务,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丰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县级财政投入 村企合作经营公司
浮山县大部分村落位于山区,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交通闭塞,群众观念落后,村“两委”班子年龄也相对老化。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畅,手段单一,缺乏持续性。

威盛达通防火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村干部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2018年,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浮山县财政专门列支1500万元,组织39个依靠自身能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难度较大的村,统一注资到县龙头企业威盛达通防火器材有限公司,并以年收益率不低于7%的比例给予分红,每个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益3.5万元以上,目前签约仪式已经结束。同时,公司运营过程中,优先吸收村贫困户进厂务工,每人每年预计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既解决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题,又增加了贫困户的稳定收入。
引进光伏项目 独资成立经营公司
浮山县是省定贫困县,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联系对接,特别是在引进村级光伏电站方面成绩突出。截止目前,浮山县已累计争取上级光伏扶贫开发资金3200余万元,帮助40个村成立了村集体独资公司,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
米家垣乡牌子窑村光伏发电项目现场
同时,该县一些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良好,资金充裕的村,也自筹资金,自主实施了村级光伏电站项目,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村级光伏发电项目尽快并网发电,浮山县多次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予以推进。
扶持自筹并重 自主领办经营公司
近年来,中央、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力度日益增大。浮山县紧紧抓住上级政策扶持这一有利契机,先后争取省、市财政扶持资金1300万元,撬动各方投入3800余万元,并采取独立经营和入股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益。截止目前,累计组织21个村,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5个。

东张乡尧头村发展百亩九九桃王现场
在上级财政扶持的强力推动下,一大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先后落地,东张乡尧头村九九桃王种植项目、槐埝乡陕曲村花椒经济林种植项目、响水河镇腰东村连翘种植项目、东张乡酸枣沟村玉露香酥梨种植项目等项目已实施完毕,既为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又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如期顺利摘帽,提供了强劲动力。
挖掘自身潜力 自主注册经营公司
近年来,浮山县涌现出了以张庄乡小郭村、响水河镇东陈村、北王乡臣南河村、天坛镇北关村等一批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这些村依托自身优势,由村集体独立出资,注册成立村集体公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水面养殖、物业服务等方式,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全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张庄乡小郭村旅游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