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汾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西韩首届“国学·民俗”槐花会采访记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靳淑琴 发布时间:2019/4/29 11:40:00

(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张琨苓)4月27日上午,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国·浮山西韩首届“国学·民俗”槐花会盛装开幕。

为了做好这场盛会的报道工作,也是受主办方之一浮山县工商联程东晓主席的盛情邀请,我们26号下午就驱车赶往西韩村。

根据摄像师小席打开的导航,一路前行。沿230省道行至快到目的地时,导航提示要掉头,未等我反应过来,小席说:“姐,咱走过了!不好意思,我提示您晚了!咱们掉头!”我正在发懵,不知该如何行进时,西韩村槐花会的标志忽然映入眼帘!“没错!没错!就是这儿!”我喜出望外地说。就在我们的右手边,我看到了鲜亮而又清雅的西韩村槐花会的彩门!因为正在开车,没来得及细看,只觉得标志很明显、气氛很热烈,就像一个人张开热情的双臂把我们迎入怀中。

汽车缓缓驶进去,道路两旁和头顶都装点着一排排整齐划一、五颜六色的小风车,随着春风的吹拂无数风车欢快地旋转,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像是列队整齐的仪仗队响起的阵阵热烈的掌声。生怕走错路、找不到村子的我们,顿觉一股暖流油然涌上心头,竟有一种久别回家见到亲人的感觉!我在内心不由得为西韩村的精心布置点赞!


当车子驶入村中的主巷道时,我一下子惊呆了:这还是西韩村吗?!太惊艳了!简直不敢相认了!就在10天之前、也就是本月17号,也是受程东晓主席的邀请,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参加了这场槐花会的筹备会议。说实话,当时这个村子给我的感觉除了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外,外在条件并不好:地势高低不平、道路宽窄不匀,村居也很平常;路边所谓的广场,面积并不大,唯能引人注目的是散发着古风雅韵的仿青铜照壁和弟子规文化墙,但因为是刚刚建成,地面还堆放着砂石、瓦砾等施工材料。设在村委会院内的民俗园,分了好几个展厅,把收集的农耕时代的老物件分门别类进行展示,倒有些特色,但是没有标签、没有围挡、没有玻璃护罩、没有讲解员;有的展厅还在凌乱的装修之中,院子里还有些小的土建项目没有完成,不时地随风飞起一阵尘土。而所谓的筹备会,莫如叫做策划会,因为他们才开始征求各方意见,对于这次槐花会的主办方、主题、名称、内容等都还没有确定;唯一能够相对定下来的只是活动的开幕时间,因为那必须是槐花盛开日子,也就是本月的二十六、七号。所以,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又是第一次策划这样的活动!我当时就替他们担心,如何能在这么的短时间内把这场活动筹备好?但是,这次一进村子,我就知道我原先的那份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了!

还是那条主巷道,虽然不平坦、不宽敞,但是,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干净整洁、舒适惬意。两旁墙壁上的壁画和标语,色彩艳丽、内容丰富,或体现民风民俗、或宣传党政国策、或介绍本次槐花会的主题,喜庆祥和、相映成趣。巷道内车来人往,热闹繁忙,但能看得出来,人们各有分工,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再看看那个文化广场,不仅收拾得干净利落,而且南边搭建了蒲剧戏台,北边铺设了开幕式舞台,相对而立,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弟子规文化墙上的刻在每一个石头上的文字、贾存仁塑像和“古村·雅韵·遗风”仿青铜照壁显得愈发古朴典雅、威严神圣!



就在文化广场对面的一个院落门口,左右两边各立着一块设计精美的版面:草编工艺展和槐花美食园。进得院来,只见宽敞明亮的院子早被精心装扮了一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草编制品展台,而院子的北墙和南墙也都错落有致地摆放或悬挂着各种精美的草编工艺品;院子的西北角是厨房,一群系着兴福草编公司围裙的妇女们正在忙碌着,各式槐花美食将在这里出炉;而院子北边的宽敞处几张铺着红桌布的大圆桌早已为远方的客人备好。晚饭时,程主席就请我们品尝了清香可口的槐花包子……


晚饭期间,我惊诧于西韩村这些天的变化之大,想问问程主席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程主席并未正面回答我,只是笑着说:“别人都说我变黑了,你没发现吗?”我果真看出他脸上多了些日晒的古铜色,也比之前稍许消瘦了些。吃完晚饭,天色渐晚,无法拍摄镜头,我原想和程主席相跟着一起回浮山县城,这样便可以从他那儿了解到更多幕后的工作。没想到程主席说,他还得留下来继续忙碌。我们只好再次靠导航回城。

令人欣喜的是,在汽车即将驶出西韩村时,我们又发现了一幅好风景:一条平整的乡村公路,两旁紫槐绽放,阵阵清香扑鼻;一路彩旗招展、标语高悬。景色优美,气氛热烈,我们如在画中行驶。我竟然不忍把车开快,怕一时失去这风景,急忙让小席拿出摄像机把这美景摄入镜头。缓缓行至到路尽头,又发现一处漂亮的彩门,回头一看,原来这是西韩村打造的一条“槐花走廊”,也是村子的出口。

回到宾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次看到的西韩村,就像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待嫁的新娘一样,热切地期盼着迎娶她的鼓乐和八方宾客的到来!而所有为这个新娘梳妆打扮、准备嫁衣、准备婚房、招待宾客的人们,也是信心满满、翘首期盼着好日子的到来啊!这一点,我从程东晓主席的朋友圈可以看出来。这些天,他每天都要制作一篇槐花会的美篇,用倒计时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介绍槐花会的筹备情况,吸引和恭候着八方宾客的到来!



然而,4月27日,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老天爷却毫不客气地来了一场大大的春雨!早上六点多钟,雨下得十分酣畅淋漓,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程主席的美篇发出来了,题目是《太幸运了!槐花盛会迎来了喜雨助兴!相信真的是天佑西韩!》。他配的是西韩村几处雨中的照片,以及他自己在弟子规文化广场前雨中的自拍,美篇的文字虽然十分调侃,但是,我怀疑他那一晚是否未能成眠?否则为什么会在那么早的时间到现场?

原计划上午九点浮山县四大班子领导到场,随后就举行开幕仪式,但是直到八点,老天爷还像喝醉了酒一样,不知疲倦地、没完没了地向人间洒水,这样的天气领导能来吗?






事实是,尽管春雨如注、下个不停,但四大班子领导、各路嘉宾、各位演员、各媒体记者等都如期而至。大家首先参观了西韩村精心打造的民俗园,并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我们一路跟随拍摄的同时,我也发现,前面我所提到的上次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次都不存在了!西韩村展现给大家的俨然一个正规的民俗博物馆的形象,还挂上了“浮山县乡村文化记忆馆”的牌子,参观完后,县领导就为这个牌子揭了牌!随后,大家冒雨来到弟子规文化广场,开幕式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完成了各项议程。这场大雨也只能说为槐花会的开幕增添了别样的风彩。

虽然因为雨的打搅,槐花会安排的好几个旅游景点都无法成行、也不能拍摄,比如韩信点将台、马刨泉、千年龙爪槐等,这也成为这次采访的遗憾。但是,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对西韩村党支部书记李忠阳的采访,使我解开了心中的那个迷: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西韩村短短十天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问:最初是怎么想到要举办槐花会的?

答:是“改革开放、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开展后外出考察学习的结果。

问:为什么要举办这场槐花会?

答:让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打造美丽乡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问:这场槐花会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

答:这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上级党委高度重视,以及全村老百姓积极参与的结果。

这个看上去比较时髦的70后,面对镜头还有些腼腆,但对于村子里的事情,他出手却非常大方。从拜访中中得知,担任村支书几年以来,他从自己在临汾开办的汽车配件公司里已经拿出二百余万元资金,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比如那条“槐花走廊”道路的铺设,弟子规文化墙和民俗园的建设等。但是,这一点却没有被拍摄下来报道出去,包括前面所说的那些内容,都是一条新闻报道无法承载的。所以,我才决定写下此文予以记录。在此,也希望雨过天晴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西韩村的槐花会迎来更多的游客。




最后,借用李忠阳书记在开幕式发言中的一句话作为本篇结尾,祝愿:西韩村成为浮山乡村文化旅游业桂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韩村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