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汾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应急局长话改革】奋力构筑安全发展新体系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6/30 9:42:15

奋力构筑安全发展新体系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应急管理是落实生命至上理念、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举措。抓好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工作,既要全面安排,也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长远,也要着眼当前;既要拓宽视野,又要掌握规律;既要抓好共性问题,也要解决个性矛盾,须在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性问题上下功夫,这将是全面深化机构改革、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落实以履职尽责为支撑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责任,做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避免主要领导只说不做、其他领导只听不做、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唱独角戏的现象,切实做到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主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有效解决不敢监管、不能监管、不会监管的问题,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三是企业按照“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重点压实责任主体、安全管理、业务科室、企业班组、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以责任促效益。
二、树牢以关注安全为导向的文化宣传教育理念
首先,形成关注安全共识。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安全教育“七进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宣教活动,形成自上而下关注安全的共识。
其次,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各级各部门通过微信群、电子屏、宣传栏等公众平台,营造共同关注安全的氛围。各企业以举办知识竞赛、开展专题讲座、警示教育、设立宣传专栏、安全标兵展和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以配套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安全文化良性循环。
第三,强化企业安全培训。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把培训考核关和安全资格认证;加强对从业人员集中教育培训和自主教育培训,参培率、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严禁不合格人员上岗。从根本上实现从业人员从减少“三违”现象到杜绝“三违”现象的过渡和扭转。
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委培等形式,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监管水平。通过校企联动的方式,变招工为招生,提高企业管理层面的整体素质,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形成以红线管理为总则的隐患排查治理常态
 构建“等级评定、红线管理、专家治患”为总则的隐患排查治理新机制。一是等级评定标准化。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遵循等级划分,严格评定标准,依托中介服务,制定达标规划,实施提标升级。二是隐患排查常态化。构建“政府购买服务、专家会诊指导、企业排查治理、部门执法监督”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制,使隐患排查成为一种制度、一种常态。三是隐患治理规范化。认真梳理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隐患整治台账,做到“四闭合、五落实”。同时开展“回头看”再检查,完善存留隐患月报、月销制度,形成隐患台帐、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科学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四是打非治违法制化。严格落实政府“打非”和企业“治违”责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现象,切实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建立健全“反三违”和“打非治违”长效机制。
四、共筑以体系制度为保障的安全监管联动机制
做实组织保障。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县、乡、村三级“五个全覆盖”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发挥乡镇安委办和安监站的协调监督作用,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做细制度保障。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安全生产目标进展情况月例会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企业第一责任人承诺制、企业诚信制、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责任追究制、重大安全事故和危害状况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做强体系保障。既要包括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制度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又要包括安全生产投入和财力保障体系、事故应急救援和响应保障体系,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还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各体系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在管理过程中协调统一。
做严执法保障。健全完善行业部门督查调研和政策法规机制,实行业务、监管、执法三分离,加强行业执法和联合执法。克服只检查不执法、只执法不处罚的现象,用执法检查手段倒逼责任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五、构建以生命至上为主线的应急抢险救援网格
 按照“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资源共享”的原则和“一案三制”的要求,逐步形成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是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以此为依托,完善各乡镇和行业部门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修订各生产经营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做到预案体系无缝链接。二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和专家,全面准确的对各个行业的风险点进行分析评估和评审,提高预案的适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公布和学习贯彻工作,进一步明确事故的报告程序、分级响应、职责任务和联动机制。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杜绝盲目演练和形式演练,使演练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演练检阅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五是确保应急物资足额配备储备。以行业部门的物资储备为重点,建立覆盖县、乡、村、企应急物资储备库,健全物资储备台账,绘制物资储备分布图,为统一指挥调度提供基本的物资储备保障。六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重点部门和行业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七是落实重大节日“零”报告制度。做到反应迅速、上报及时准确,杜绝迟报、漏报现象。八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现有消防大队、应急救援队、矿山救护队、企业辅助救护队的基础上,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形成合理布局、科学施救、覆盖全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网格,配足配齐适应发展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拉近救援距离,缩短救援时间,抢抓黄金救援,降低损失程度,形成覆盖全县的应急抢险救援网格。
 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应急管理牵动着千家万户,让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推动机制体制的贯彻落实。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国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