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汾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吉县苹果闯京城:郭小安8年坚守打开北京市场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9/17 9:09:44

进入9月以来,郭小安协助吉县果业服务中心全力筹办“2019中国苹果年会暨吉县苹果推介会”。8年了,郭小安和他的团队仍在为吉县苹果打品牌而奔忙。

在临汾人眼里,郭小安为了打响吉县苹果品牌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8年时间,他带领团队从果园一颗颗、一箱箱精心挑选、包装,在北京市场销售吉县苹果达2500万公斤,助推吉县苹果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吉县被原农业部划定为苹果最佳优生区,所产苹果鲜艳浓红、香脆甜爽、耐储藏,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富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且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质量标准,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称号,吉县苹果去年被评为“中国顶级优质苹果”。

2011年,时年44岁的郭小安看到家乡果农因苹果滞销而愁容满面,心里十分焦急。为了解决群众卖果难,开拓高端市场,春节刚过,他只身一人进京,为吉县苹果这块“金字招牌”站台代言。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水果是易损耗品,利润空间很小,竞争异常激烈,开拓北京市场需承担高昂的房租、配送费、冷库费、人力费和宣传费。开弓没有回头箭。郭小安和他的团队成员白天扛着苹果挤公交、坐地铁、进社区、跑市场,晚上开会研究总结经验。北京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亘古不变,但郭小安坚信,优质农产品永远不愁没市场。那些日子里,他们没有休息天,选择了“五加二”“白加黑”,足迹踏遍北京城区上千条大街小巷,苦涩的汗水和心酸的泪水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开拓市场、坚持到底的信念和斗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年下来,吉县苹果成为山西特产在首都北京继汾酒、陈醋之后的又一块响亮品牌。



吉县苹果在北京打品牌经历了三段历程。郭小安说,2011年至2013年,他们坚持走高端的理念,靠精美包装走礼品市场;2014年至2016年,随着消费市场变化,转换经营策略,向大众消费转型;2017年至今,吉县苹果销售整体呈攀爬上升态势,基本做到每周给北京发一卡车货,销售渠道趋于稳定。

在吉县苹果北京直销中心,始终有一条铁律:每一名员工首先必须接受诚信培训,每月业绩考核中,诚信作为重要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一次,北京昌平一位客户打电话急需两箱吉县苹果,但公司规定10箱以上才派车配送。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直销中心决定破例,不巧的是配送车辆遇堵车,随车的销售经理李志峰便扛着两箱苹果步行1公里,又打了辆出租车,按时将苹果送到客户手中。两箱苹果利润不到50元,打车就花去80元,月底考核时,郭小安决定奖励李志峰100元。果然,山西人的守信,深深感动了北京客户,那年春节前,这位客户不但自己公司订购了10万元的吉县苹果,还介绍了当地一批客户,昌平一带市场逐步打开。


8年历练,郭小安和他的团队熟悉了北京农产品市场的布局和高端人群的消费特点,持续为北京大型超市水果连锁店供货,与国内大型生鲜电商建立长年合作关系,在北京农产品市场设立档口、租建冷库批发配送,以其优质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吉县苹果成功入围北京市政府“菜篮子”工程。

随着业务量的逐步增大,郭小安又把精力放在电子商务方面,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开拓更广的销售渠道,网上下单,产地发货,包邮包送,保证质量。去年6月,他们在吉县吉州新城租赁了1000平方米的办公区,整合部分物流快递资源,提升电商运营效率,扩大电商销量。当年,北京一家水果连锁超市采购的150万公斤苹果,全部是到吉县苹果产地直釆,实现了农超对接。郭小安还借助淘宝、天猫、微信等平台,在北京、上海、太原等一二线城市铺设销售机构,组建营销团队。

为了给吉县苹果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在郭小安的建议下,经过吉县果业服务中心积极争取,“2019中国苹果年会暨吉县苹果推介会”近日将在吉县举办。郭小安告诉记者,中国苹果年会将充分利用全国果业系统资源,进行苹果产销形势分析和信息交流,推动产销对接,提高吉县苹果品牌影响力,让吉县苹果更多更快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