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吕梁三农吕梁三农

岚县土豆,借产业化布局发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郑亦工 发布时间:2013/11/1 12:10:00

    10月25日,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记者在吕梁市岚县邂逅了普明镇大贤村农民程白成。风把他的脸吹得黝黑黝黑的,但他的脸上堆满了满足的笑意。

    “岚县的土豆(学名马铃薯)长得好,我们这里农民过去是从山上,从远处买土豆种子的,要不然土豆就会退化减产。现在好了,都从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买一级薯(土豆种子),种出来的商品薯,好的能打六千多斤,价格好的时候能卖1万多元。”

    “岚县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品质也非常优异。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马铃薯产业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县里抓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意在带动农民增收。”岚县县委书记薄宇新对记者说。

    岚县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种薯第一县”,“中国土豆第一县”。记者在采访中明显地感受到,这里的土豆生产,正在构建生产加工体系和营销体系,以不断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率,增加附加值,一个个龙头企业带动着该县的土豆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良种

    程白成指着前方告诉记者,他的老婆就在几百米外那块地里劳动。

    “这片地都流转给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了,一共是140多户人家的地。每亩土地每年能有400元的收入,老婆干一天,能有80-90元,一年能有4000多元。村里经常在这里上班的人,一年能挣17000元。”

    康农薯业公司就在不远处,记者走进公司大楼,感觉就像偌大的实验室,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瓶瓶罐罐里满是嫩绿的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人称原原种。

    “这些试管苗会被送到楼下的防蚜棚里,进行无土化培养,其结出的马铃薯很小,鸽子蛋一般大。这就是马铃薯的超级种薯(原种),这样的种薯挪到室外公司的大田里栽培,种出来的土豆比乒乓球大一点,这就是一级薯,公司把一级薯卖给农民到大田里种植,生产出来的商品薯,就变成了一个巴掌大,送到城市里的土豆就是这么大。”康农薯业的崔月明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

    康农薯业解决的是给农民提供土豆良种的问题,他们采用的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该公司目前建立了1000亩原种基地,每年以低于市场价提供种子,并为种植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与基地农户签订良种订单,以商品薯1.2-1.5倍的价格回收,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深加工

    土豆种出来,没有加工企业,则产业链无法延伸,不过是卖初级产品而已。因此,岚县大力扶植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和作坊100余个,主要是生产精、粗淀粉和粉条等产品,加工处于初级阶段,加工期为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三个多月时间。县内最大的两户加工企业是:岚县绿禾薯业有限公司新建淀粉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年可加工转化马铃薯1万吨;岚县宜芳食品有限公司在原有30吨/小时精淀粉加工生产线的基础上,今年新上马了年产1000吨马铃薯粉条、粉丝生产线,年可加工转化马铃薯1万余吨。

    在岚县宜芳食品有限公司,老总程怀生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全自动生产线。公司当时未生产,但车间的空气里依然飘着一丝丝粉条的香味。

    “土豆被自动送到机器里,经过层层清洗,去皮打浆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分离处理,成为高纯度的土豆淀粉,烘干后成为成品,可以作为商品销售。而这样的淀粉,经过我们另一条生产线加工,就成了干粉条,我们这里的粉条可是纯天然、零添加的食品。”程怀生笑着说。

    车间里没有工人,但记者仿佛能看到生产线在不停地运转,土豆在生产线上的旅行,没有一个环节需要过人的手。

    “土豆走这么一趟,大概价值能增长多少?”记者问。

    “大概能翻一倍吧。我们用的土豆,以前是农民遗弃在地里的小土豆。他们嫌小,要么不收,要么用来喂猪,卖不上什么价钱。但其实这种小土豆的干物质,比作为商品薯的大土豆多,是加工淀粉的优质原料。我们的收购,等于给农民又增加了一份收入。”程怀生有一些自豪。

    龙头企业+超市+合作社+农户=销售

    土豆种出来,怎么卖?许多地方都有农产品丰收,农户发愁的事情。岚县如何解决?

    记者了解到,今年岚县推行了“龙头企业+超市+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与基地合作社,合作社与基地薯农层层签订了合同,原种和绿色食品马铃薯全部实现了“订单”销售。

    其中原种全部由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以商品薯1.2-1.5倍的价格回收;一级种采取扶贫项目补贴的方式,明年在全县推广种植;绿色食品薯以高出市场价0.1元/斤的价格与山西吉隆斯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岚县绿禾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仅高出市场价0.1元/斤一项,可使薯农增收300万元。

    绿禾薯业有限公司是岚县土豆的营销龙头,在公司所在地,记者看到,一座大型的马铃薯批发市场即将建成,这里交易大厅、展览展示厅、星系中心、检测检验室一应俱全。建成后将年销售马铃薯30万吨。偌大的停车场,巨大的储存窖,以及距离即将修通的铁路货运站仅仅两公里,都显示着绿禾宏大的雄心。

    “这个项目投资1亿元,80%是公司自筹,另有政府1千万的扶贫款。农业项目利润率不高,但我们会带动岚县农民土豆的销售。”绿禾薯业办公室主任张会军对记者说。

    龙头企业+商标+地理标志=品牌

    “你看,这就是我们精包装的岚县绿色土豆,在刚刚结束的农博会上,太原美特好超市已与绿禾薯业达成了5000吨绿色食品马铃薯、1万吨无公害马铃薯的购销合作意向,仅此一项,可实现销售收入2600万元。”张会军说。

    记者看到,这种绿色包装的盒子里的土豆,品相非常好,个头也大。一盒子土豆10斤,卖25元。盒子上注明是绿色食品,打着岚县土豆的商标。很明显,这是把绿色土豆与普通土豆区别开来,以实现优质优价。

    “岚县马铃薯虽然具有薯形正、口感好、淀粉含量高等优点,也成功注册了‘岚县土豆’商标,但只是在太原农贸批发市场有些口碑,还未形成知名度较高的‘岚县产’品牌。因此,县里正在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突破口,加强品牌创建,提升‘岚县土豆’知名度。”岚县农委程玉堂对记者说。

    据了解,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绿禾薯业有限公司申报了20万亩30万吨无公害马铃薯、1万亩2万吨绿色食品马铃薯和1200吨绿色精淀粉认证。下一步,绿禾薯业有限公司将对岚县所产马铃薯进行分品种、分品级(打上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岚县土豆”标志)包装上市,依靠品牌增加效益,实现质优、价高、效益好的目标。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