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吕梁 > 社会社会

农民是个啥职业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段伟华 发布时间:2014/12/8 11:27:39

过去,农民是个户籍概念。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农民开始被赋予新的内涵,它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职业——

“阅读提示”

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长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他们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尽管专家学者已经对它进行了定义,但是概念还略显抽象。记者采访了几名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对自己的描述可以让这个概念更具象,更丰满。

新型职业农民什么样

曲沃县裴南庄村的蔬菜大棚里,路惠民刚刚送走采购蔬菜的客商。他说:“都是老客户了,蔬菜基本是订单销售。”最近几年,路惠民一门心思经营42亩土地。可不要小看这几十亩地,每年可以为他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如果按照传统的路子种地,好年景一亩地也就收入几百元,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种地。路惠民说:“把农民当成自己的职业,要有一定规模,并且收入有保障,起码得超过打工的收入。”
   定襄县神山乡种粮大户胡梅花看来,新型职业农民一定是有眼界、懂得经营的人。她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都源于10几年前的“人弃我取”的慧眼。定襄是铸造之乡,当村里大多数人选择进厂挣高工资时,胡梅花却把目光盯在了别人不愿意种的土地上。1997年,她便流转土地100亩,之后种粮便成了她持续至今的职业。现在胡梅花种植的粮田已经有1000多亩,年收入百万元以上。当然,做一名职业农民还要会种地。胡梅花常说:“科技增收很靠谱。”她种粮食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当顾问,投资百万元搞机械化,培育自己的科技队伍,有自己的试验基地,还搞成本核算……新型职业农民没有经营技巧不行。
   新型职业农民不一定非要搞种植、养殖,围绕农业做服务同样是以农为业。比如闻名全国的原平水果经纪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水果批发市场,甚至迈出国门,在果农和市场间搭起桥梁。再如农村创业的大学生,他们用自己的现代理念、所学所长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还带动周围大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同样属于新型职业农民。尽管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来源还是农民,但它已经不再是户籍上的区分,而是一种职业的归类。众多农业经纪人、农业企业主、甚至合作社带头人中,很多并非农民出身,但他们从事农业、服务农业,也就具有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属性。
   新型职业农民共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在农业技术、经营、服务等方面有专长且形成一定规模,长期从事农业而且收入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者务工农民。目前,活跃在农村的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济人、家庭农场主、农村科技带头人,甚至农业领域的创业者都属于新型职业农民。

为什么需要新型职业农民

城镇化进程不可阻挡,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农业、农村,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培育一大批以农为业的专业人群——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创新的因子。万荣县西村乡是传统药材专业乡镇,种植面积2万多亩。因为不是大宗作物,市场上几乎没有药材专用机械,所以当地一直靠人工种植、收获药材。赵效惠是当地闻名的农机能手,他改造研制了一套适合药材的农机,并且成立合作社,让自己的成果惠及周边药农。2006年开始,不到10年的时间,在赵效惠和他的合作社带动下,全乡药材机械化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带动作用不可小觑,一个或一批这样的农民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专业村、甚至专业县,远到山东寿光的蔬菜,近到我省的生贵式大棚,都是如此。
   农民增收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曲沃县郇村以农业为主业,但人均纯收入却超过1.5万元,高出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10几个百分点。他们的秘诀就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带动。靠几位能人,全村形成了粮食、果树、药材和养殖四个支柱产业,成立3个专业合作社,出现了数十个种养大户。粮食大户范振杰,经营面积800多亩,年收入70多万元。养殖户大户王惠军,饲养奶牛400头,年收入80多万元。合作社、种养大户不仅自己富起来,而且为村里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为他们务工的农民月工资都超过了3000元,几名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富裕一个村。
   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功能已经越来越重要。临猗县角杯乡果农吴定忠有一套运用有机肥提高苹果品质的好办法,他的苹果比一般果农每斤可以多卖2元钱。于是,吴定忠在自己的果园里办起了田间学校,向全县的果农传授技术。目前,他已经带出一支300人的技术团队,每年培训果农2万多人次。当地农业部门统计,经吴定忠培训的果农,产量平均提高15%,收入提高了20%。一名杰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群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他们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本报记者 段伟华

“链接”

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可享10项优惠

我省是农业部、财政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整省推进试点省。经农业部门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享受诸多优惠新政:
   一、将引导农村土地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二、将引导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立项和扶持;四、将鼓励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组建专家团队,对职业农民实行技术帮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五、各级各部门培训资金将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分专业定期对职业农民开展精细培训;六、将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职业农民的支持力度;七、山西省将探索开展新的农业生产险种;八、将帮助职业农民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及商标注册,打造特色品牌;九、奖励补助等将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十、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已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或物化补贴。

                                                                            责编  刘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