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沟深,土地贫瘠,产业单一,2017年吕梁石楼县被确定为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晋能集团扶贫工作队在石楼县共帮扶五村,总户数1552户,总人口4449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们累计选派29名优秀干部到石楼县驻村帮扶。几年来,扶贫工作队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吃住在村,全脱产帮扶。他们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出谋划策争取资金项目,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石家坪村、坪泉村于2016年底脱贫,义牒村、下河村于2017年底脱贫,白家庄村于2018年底脱贫。五个帮扶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石楼县也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入户帮扶,当好“调查员”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脱贫攻坚的难度越大,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必须找准穷根,扶到点子上。为了详细准确了解每一户的情况,扶贫工作队队员经常进院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乡亲家的炕头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脱贫致富的办法。
光伏扶贫是晋能集团驻石楼县帮扶的重点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帮扶兜底贫困户增收脱贫。2017年,他们投资建成了5座总容量为1.1MW的光伏扶贫电站,2018年4月全部并网发电。电站运营后,工作队配合制定完成了《光伏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光伏收益主要用于“村级公益岗位”、“村级公益事业”、“奖励补助”三个方面,同时帮助各村设置公益岗位、优选公益项目。贫困群众看到光伏收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后,纷纷投入到村级公益事业中,村容村貌逐步得到改观,每年可为五村带来光伏收益约130万元。
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工作队调研走访,为每户常住村民院内安装一盏太阳能电灯,五村共计906盏,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治安安全隐患。2019年,他们为石楼县7座光伏电站做了安全检修通道、排水、消防灭火器械等配套设施,确保电站安全运行,达到标准化电站。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非常重要。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群众的饮水安全,白家庄村委积极推进安全饮水“户户通”工程,水质达标、水量充足,让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放心水。针对群众出行难问题,村委积极协同县委县政府对接,争取到“四好公路”项目建设,对白家庄村入村道路进行道路硬化,为群众铺上了奔上小康的幸福路。此外,筹资修建石家坪村过水桥,为偏远山区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上学、农副产品销售开辟了绿色通道,帮助60岁以上不会人脸识别认证的村民在网上一一认证,保证大家能按时领上养老金……一次次解难题,一件件办实事,让帮扶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搭桥引路,当好“指导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不能只靠简单地给钱给物、送米送面。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通过产业扶贫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才能走上致富之路。
在张润莲的酱香坊,每天前来购买辣椒酱的顾客络绎不绝,在附近的村镇里都有了一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她坚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张润莲是义牒镇一个淳朴的农家妇女,家庭极其贫困,驻村工作队得知她的困难后,第一时间入户慰问,鼓励她克服困难,帮助她出谋划策,寻找脱贫的出路。张润莲深受感动。“别人当上贫困户感觉不错,觉得有了政府的帮扶就有了依靠,但我却觉得这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润莲笑着说,她立志一定要干出自己的事业,争取早日脱贫。
在扶贫队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考察研究,张润莲决定将自己的创业项目放在祖传的辣椒酱上,通过反复调试,最终制作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莲妹辣椒酱”。几年来,张润莲不仅自己脱了贫,由她带头创办的“万美特色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带动10户贫困户种植辣椒、西红柿,经营的辣椒酱和西红柿酱一年可以销售十几万瓶。为解决销售难题,扶贫工作队多次与政府、企业沟通协商,拓展销路、抢占更大的市场,利用微信、直播等互联网手段积极对外宣传和推介,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她用勤劳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带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走上幸福之路。
同样,在白家庄村,扶贫工作队认真考察研究、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玉米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工作队先后数次到汾阳考察对接,选定晋汾2号绿色有机红薯品种,投资1.6万元购置了种苗16万株,并在第一时间栽种成活,近年来已形成年产30万斤红薯的种植规模,利用消费扶贫助销农产品,形成储存、分拣、深加工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厂,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激发了大家的种植热情。此外,扶贫工作队引进药茶种植产业,在白家庄村种植柴胡、连翘等中草药1000余亩,有效利用了退耕地发展林下经济,优质地道的中药材及深加工体系带动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彻底解决贫困户兜底脱贫问题,成为石楼县种植业的新名片。
动员鼓劲,当好“宣传员”
扶贫的关键在于扶志,扶志的关键在于让贫困户转换思想观念,树立尽快脱贫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扶贫工作队发挥政治优势,协助各村党支部抓党建促脱贫,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规范党建工作,协助整理各项党建资料、建立党建台账,严格执行支部“三会一课”活动制度,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扶贫工作队员主动上讲台讲党课,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团结党员干部,以“五好党支部”建设和“三零单位”创建为目标,积极推动村级小微权利机制运作,规范党员和党支部履职行为,形成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工作队进村入户,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凝聚正能量,为完成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脱贫步伐。扶贫工作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强市场观念。鼓励大家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同时开展村民技能学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自帮扶以来,晋能集团开展免费培训达2315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4000余份,村民的素质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工作队协助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村内醒目位置悬挂条幅,张贴疫情通告,向村民发放防疫手册,通过村民微信群、乡村广播系统及时宣传各级防疫要求,普及新冠病毒相关常识,有效提高了村民对疫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才有美好未来。晋能集团扶贫工作队把脱贫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扶贫的强大动力,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让老百姓脱真贫、真脱贫,让石楼山村脱贫致富的画卷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