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深度·公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初心更是使命
—— 记太原供电公司驻娄烦县盐市崖村第一书记牛震

本报记者 王 蕾

“牛书记,家里坐坐喝口水!”

“牛书记,你黑了瘦了,歇一歇,不敢累坏。”

“对俺村,俺们都不如牛书记知道得全,了解得深。”

……

老百姓口中的牛书记,是太原供电公司派驻盐市崖村的第一书记牛震,在脱贫攻坚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他义无反顾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与群众一道心连心、战贫困、渡难关。

盐市崖村位于娄烦县庙湾乡汾河东岸,是“十二五”期间确定的国家级贫困村。因紧邻太原市水源地汾河一库,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村子无法开展涉及工业矿业等项目,村民主要以从事普通种植业为生,这就导致了他们只能“靠天吃饭”,农业生产的好与坏由“老天爷”来决定。

来到盐市崖村,牛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如何破除村发展的瓶颈,他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梳理摸排出来的问题,与村支两委一起制定工作线路图,厘清工作思路,制定精准帮扶“一户一策”,提出全力拓展帮扶工作的深度广度,打造行业扶贫样板工程,坚定防止脱贫返贫,真正实现村民“能力”和“收入”的双提升。

站在村里的崖头上眺望一里外的汾河水库,和风拂面、绿荫环抱。这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原生态乡村,不正是喧嚣都市的人们最心驰神往的去处吗?一个“金点子”浮上心头。“原生态绿色小镇”项目在牛震和村支两委的细致规划中呈现出来。

村民们看着一天天盖起的样板间,才发现原来村子的短板能在牛震手里变成优势。牛震说,生态旅游既把村子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又能给村子长久输入经济“血液”,必须作为拳头项目立好做强,依靠社会力量带动盐市崖村再展活力。

品种丰富的各色豆类、大“个头”的红皮土豆、喷香的胡麻油……这些村民们眼里的普通东西在牛震心里却是特色“宝贝”。他摇身一变成为农产品推销员,带着盐市崖村的小杂粮农产品品牌“绿娄健”开始打市场、做推广。在他的努力下,2020年前两个季度完成农产品“爱心购”50万余元。

农耕是农民的“初心”,在牛震看来,周边产业再发展,村民们还是忘不了本。然而,盐市崖村人均耕地不到1.7亩,耕地阡陌错落、零零散散,大机器进不去,靠人工效率低。

经过与村委会成员商讨后,牛震将拖拉机、旋耕机、翻转犁等11种小型农用机具购置回来。他给村民算了一笔账:村民每年从外面租赁农机具预计每亩50元,全村耕田400亩,全村用上小型农机具每年将节省2万余元,大家把现代化的家伙式儿用起来,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此举不仅解决了弃耕撂荒问题,也吸引带动起村民种地的信心。

一年多的时间,牛震和盐市崖全村百姓一同攻坚,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带给村子巨大的变化,截至2019年底盐市崖村人均收入由4870元提升至6000元,增幅23.2%。在村民的交口称赞中,牛震腼腆地说:“我们大家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盐市崖村必然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公告
   第03版:论 坛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深度·公告
   第06版:公 告
   第07版:公 告
   第08版:公 告
吕梁山下的脱贫画卷
三方面入手持续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是初心更是使命
债权转让公告
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产权转让公告
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产权转让公告
扎根扶贫一线的“晋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