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文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牌引领,助推基层阅读服务
—— 山西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蹚新路 本报记者 王 媛
文源讲坛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山西省图书馆提供)

文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内容之一。在“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坚持智志双扶,围绕品牌服务,组织专家文化志愿者走出去、走下去,深入探索公益讲座助力精准扶贫服务模式,彰显了公共图书馆人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

自2016年9月起,针对一些岚县、阳曲县等地对开展讲座服务的迫切需要,山西省图书馆依托其公益讲座品牌文源讲坛,推出了“文化行三晋 讲座走基层——文源讲坛基层服务项目”,项目面向省内市、县(区)、乡村(社区)开展公益讲座精准服务,按照菜单式服务,直接对接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截至2020年12月,累计举办讲座310场,服务约370万余人次(含网络直播),覆盖了全省11个市、60多个县(区)、乡村(社区)。

追寻领袖足迹

让文旅融合拥抱“诗”和“远方”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省时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2020年7月,“文化行三晋 讲座走基层——文源讲坛基层服务项目”发起了“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使命情怀”主题活动。工作人员及文化志愿者深入大同,前往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云冈石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邀请专家深入讲解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大同黄花的历史价值与发展路径、手撕钢的生产与应用。

在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讲述了关于大同黄花的故事。“成了网红的大同黄花,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带着这样的疑问,工作人员在现场与安一平进行了互动交流。安一平详细地介绍了大同黄花的种植历史、药用价值以及大同黄花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一入云冈门,一生云冈人。”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在大同云冈石窟景区,云冈石窟研究院研究员、《云冈石窟全集》副主编王恒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现场就设在景区景点,老师讲得认真,游客也听得入迷,”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黄溪瑶说。

“手撕钢作为一种高精尖缺材料,一直被国外垄断,制约国家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型尖端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航天、核电等领域,对‘手撕钢’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不仅自主攻克了不锈钢箔材精密制造技术,还将不锈钢箔材的制造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解决了国家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难题,”在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听了手撕钢团队带头人王天翔书记的讲解,“百炼钢化成绕指柔”,一代又一代太钢人“守初心 担使命 守本分”的匠心拼搏,也通过讲座为读者所知。

春风化雨

讲述山西故事

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七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这里分布着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今年11月1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退出全国贫困县序列前夕,上百名侗族小学生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山西文旅课,“黄河之魂在山西 长城博览在山西 大美太行在山西……”在文化学者王修筑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晋桂两地的朋友们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相距1700千里、跨越5000年的三晋文化与侗族文化瞬间连通。

自2018年起,山西省图书馆累计组织117名文化志愿者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彭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们以“培训讲座”“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形式新、接地气、见成效的文化交流活动与边疆民族地区的朋友们“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讲述关于文化的故事,先后举办“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班”“阅读推广朗诵音乐会”“山西特色摄影展”等活动近20场,服务约5万余人次。

定点帮扶

助力旅游公共服务

扶贫先扶智,只有帮助村民从心理上“走出大山”,进入为更广阔的文化世界,才能突破贫困的“文化藩篱”。

长治市壶关县桥上村处于太行山中心腹地,是2019年新晋国家5A级景区“八泉峡”的所在区域,也是山西省文旅厅对口帮扶村,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桥上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民俗”“客栈”经营为主业的新农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对于村民来说,如何为景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打通吃住行游乐购各个环节,帮助农民把民宿、客栈经营好、发展好。”省文旅厅驻村第一书记白少栋表示。针对这一特殊需求,文源讲坛邀请到了太原大学旅游系的张煜、王卫涛两位专家,深入桥上村,通过实地调研、专题授课、流动服务等方式,为村民经营的民宿、客栈定计献策。

李联增是桥上村“村民”变“老板”的典型代表,依托八泉峡景区,他开办的半山缘民俗也是经营得有生有色,因为旅游红利,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办民宿,如何在众多的民宿中脱颖而出,是他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针对李联增的困惑,张煜、王卫涛两位专家经过实地调查,提出了增加农家采摘等体验性服务,“半山缘”也是“半山院”,让“屋前花满路、屋后到处树”的民宿小院脱颖而出的妙计良方。“开展信息参考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我们依托专家讲座这一快速直接的方式,给村民在经营民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精确诊断,并开出药方,为村民经营好民宿提供经营策略,确保脱贫不返贫”,省图工作人员一语点中了本次讲座的意义所在。

精准服务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化精准扶贫,精准是要义。吕梁市中阳县塔上村是一个常住人口200人左右,平均年龄在60至65岁的小村落。2016年山西省图书馆组织大学志愿者们深入塔上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虽然塔上村四面环山、交通极为不便,但在大山深处,村民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始终都很强烈”,志愿者小吴在与村民沟通后将她的这一发现写在了调研报告里。村支书李凤辉说,“省图书馆志愿者的到来为我们塔上带来了活力,志愿者服务为村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塔上村也把寒暑假返家的高中生、大学生组织起来,定期通过村里大喇叭广播、更新黑板报等方式提供文化服务,这样也就保证了志愿者服务的延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村民的休闲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打麻将,走进农家书屋也成了不少村民的选择,希望大家再来!”

岚县曾是我省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岚县图书馆的郭馆长是一位非常有情怀的馆长,“我始终认为读书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以家庭阅读带动全社会的阅读”。根据岚县实际需求,省图工作人员确定了“以中小学生为重点服务群体”的定制化讲座服务模式,自2016年7起,组织贺利娥、周强、李军兰、刘昕、王筱鹏等十余位主讲嘉宾在岚县城关小学、民觉学校、红旗小学、机关幼儿园、北村明德小学、坡上小学等中小学校开讲,讲座主题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名著经典赏析”“心理健康”“阅读与作文”等内容,累计服务4万余人次中小学生及家长。

通过精心组织与策划带领省城专家、教授深入基层,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用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呈现高品质的文化讲座,帮助老百姓丰富知识结构、获取专业技能、开拓眼界,山西省图书馆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能够共享省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成果。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初,非一春之暖。“文化行三晋 讲座走基层——文源讲坛走基层服务项目”只是山西省图书馆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20年年底即将来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全省公共图书馆,凝聚合力,发挥好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建设,在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蹚出一条新路来;如何有效对接旅游公共服务,服务好“游山西就是读历史”文旅品牌的打造等,这些都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牢记“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的初心和使命,山西省图书馆将进一步,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行、数字阅读和智慧化建设、图书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结合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为建设书香三晋贡献新的文化力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晋周刊
   第06版:人文视野
   第07版:投资理财
   第08版:论 坛
品牌引领,助推基层阅读服务
把玩小物件 心有大情怀
魅力四射的文化印记
展示2020年舞台剧目艺术创作成就
为省城文化建设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