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9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武:医共体为群众健康“医”路护航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畅雪

9月5日早上八点半,宁武县西马坊乡吴家沟村卫生室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当天是县医疗集团下乡义诊的日子。“做心电图的等下进屋里来。”乡村医生王爱林站在卫生室门前喊了一声,村民们便围了过来。

“我平时主要负责村民的‘慢病’‘两病’管理,上门巡诊,帮大家办理医保等。稍微严重的病,大家可以就近去乡镇卫生院,县医疗集团义诊队会定期来巡诊,负责解决疑难杂症。”王爱林说。

分级诊疗制度极大减轻了村医负担的背后,是宁武县在建设“县乡村一体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服务网络”上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医共体建设不仅盘活了宁武县的医疗资源,更以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的技术体系作为支撑,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基层群众的健康“医”路护航。

派出义诊队

把医疗力量下沉基层

“医生,我这几天感觉坐不起来,嗓子也不舒服,怎么办呀?”

“我看看,动动左腿。你这个情况,应该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问题,发声问题可能与甲状腺有关。一定要按时吃药,适当锻炼。”

这段对话,是患强直性脊柱炎已经20多年的村民吴海军与义诊队医生的问答。

西马坊乡卫生院院长陈云珍告诉记者:“义诊队的医生看过吴海军,我们也就踏实了!乡镇医院的医生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吴海军这种病,我们也不敢轻易下诊断。村里还有一些重病患者,义诊队的到来不仅能解决诊疗难题,还能给予病患精神支持,更让我们学到了技术。”

在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中,该县医疗集团以义诊队建设为核心,将下辖各医院骨干医疗力量分为五组,定期派往各乡镇村开展义诊、巡诊工作。同时,在各乡镇卫生院派驻优秀医师驻点坐诊,通过交流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此外,该县还通过组建12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纳入78名县级医生、51名乡级医生、212名乡村医生,将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扩大为三级立体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通过义诊队入村、优秀医师驻乡、家庭医生签约,该县推动医疗技术、诊疗服务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诊疗技术的同时,让群众享受到了高质量医疗服务。

加大投入

提高卫生院医疗水平

5月中旬,川湖屯村一位村民因身体不适,被家人送至石家庄镇卫生院。经检查,该村民突发心梗,情况严重。镇卫生院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后,立刻安排救护车将其转运至上级医院,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石家庄镇卫生院不久前刚被国家卫健委评为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因距高速入口不到半小时车程,该县在这里设立了区域急救站。

记者在急救站看到,急诊抢救室内各类设备、药品配备齐全,医护人员、司机轮流值班,确保接到急救任务后能在几分钟内迅速出发。“急救站成立以来,年平均接诊、转诊急重症患者40余名。在县120调度中心、公安交警等部门的配合下,不少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诊至对口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上级医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石家庄镇卫生院院长赵慧英说。

近年来,宁武县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以优质的医疗条件服务周边村民。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县财政共投入4000余万元,改善141所村卫生室取暖条件,并增加了村卫生室运行维护经费。同时,还为石家庄镇、凤凰镇等4个区域急救站配置了救护车等急救设备。新建了县人民医院东城院区和阳方口中心卫生院,加强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120急救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县乡村一体化推进,使该县三级医院医疗条件逐步迈向标准化、优质化、完备化。

建强服务网

让医疗保障更有力

“大哥,你相信我的话就把资料放这儿,我下午回去请专家组评估一下,看能否再申请一下救助。”在吴家沟村卫生室内,宁武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玲快速翻阅村民吴撰兰的病历后说。

吴撰兰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听到张俊玲的话后,吴撰兰的丈夫把一叠厚厚的资料交到了张俊玲手中,希望能等到好消息。

张俊玲是此次县医疗集团下乡义诊队的队长。她告诉记者,义诊队不仅要承担诊疗工作,还要负责同乡村两级医院对接群众的转诊、报销、救助等工作。为方便基层群众,宁武县在医共体建设中采取“群众拉单、医保把关、村医代办、服务到家”的方式,由三级医疗机构协同合作形成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同类问题集中解决,提高服务效率。

记者了解到,宁武县一方面建立了“村医首诊,乡医复诊,县级医疗小分队上门复核”的“慢病”“两病”、残疾鉴定工作机制,确保上门鉴定,应纳尽纳,应保尽保,仅今年1月至8月上门鉴定服务342名村民;另一方面通过家庭签约医生网络,强化基层群众疾病预防、突发疾病的急救转诊、重点“慢病”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服务,确保跟踪到户、保障到人。此外,该县还在全县200人以上的重点村推广乡镇卫生院医生包联巡诊制度,并由35名县级医疗机构医生组成5支“党员先锋医疗队”,常态化开展到村义诊服务,填补村医力量不足及偏远村庄医疗服务的空白。记者也从该县卫健委了解到,2022年,该县基层首诊率达到90%以上。

“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不仅要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全县医疗服务体制机制优化,更要注重齐抓共管。我们要从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将看病问题从卫生部门一家负责,变成全县多行业、多部门、多层级重点关注的首要民生实事,把它办好,办扎实。”该县副县长王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践悟
临汾:再现“中国投资热点城市”魅力
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晋城“一揽子政策”赋能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艺术党课 别样精彩
宁武:医共体为群众健康“医”路护航
基层医疗服务提升还需一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