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媛 实习记者 姚雅馨
10月23日,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内的水稻迎来了收割的好时机。
记者了解到,这里种植的不是普通的水稻,而是鼎鼎大名的府西大米。历史上,府西大米指的是产自太原府以西、太原盆地北端的大米。这片区域就是如今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所在的尖草坪区。
当日上午10时,张师傅驾驶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内穿梭。一簇簇稻穗被卷入收割机,割稻卷穗、脱粒进仓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秆也被快速打碎,抛回刚收割完的稻田中。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缓缓向前行驶,在田间往返一个来回,收割机的机舱便被填满,金黄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倒入一旁小型三轮车的车斗中。
“今年,我们种植的水稻依然是山西农业大学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晋稻17’。”该农业园经理李建斌说,“我们从5月15日就开始插秧,比去年早了十几天。水稻的日照时间更长、成长周期更久,产量也比去年高出不少。预计今年可以产出7.5万公斤府西大米。”
李建斌介绍,去年以来,他们获得了国家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扶持,配齐了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建成了集育秧、插秧、收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今年,尖草坪区发布了“草坪尖品”区域公共品牌,立足产业特色,培育了一批具有尖草坪区域特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