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阳照稻田 又迎丰收季
——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府西大米收割现场见闻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王媛 实习记者 姚雅馨

10月23日,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内的水稻迎来了收割的好时机。

记者了解到,这里种植的不是普通的水稻,而是鼎鼎大名的府西大米。历史上,府西大米指的是产自太原府以西、太原盆地北端的大米。这片区域就是如今太原北部现代农业园所在的尖草坪区。

当日上午10时,张师傅驾驶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内穿梭。一簇簇稻穗被卷入收割机,割稻卷穗、脱粒进仓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秆也被快速打碎,抛回刚收割完的稻田中。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缓缓向前行驶,在田间往返一个来回,收割机的机舱便被填满,金黄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倒入一旁小型三轮车的车斗中。

“今年,我们种植的水稻依然是山西农业大学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晋稻17’。”该农业园经理李建斌说,“我们从5月15日就开始插秧,比去年早了十几天。水稻的日照时间更长、成长周期更久,产量也比去年高出不少。预计今年可以产出7.5万公斤府西大米。”

李建斌介绍,去年以来,他们获得了国家乡村振兴项目的资金扶持,配齐了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建成了集育秧、插秧、收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今年,尖草坪区发布了“草坪尖品”区域公共品牌,立足产业特色,培育了一批具有尖草坪区域特色的产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突破人性
秋阳照稻田 又迎丰收季
藏粮于地见真章
“谷油轮作”新模式 闲田变成增产田
太原市长跑协会
线上学赚钱技能,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