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粮于地见真章
——阳高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纪略
阳高县秋收现场。 本报记者 翁剑 摄

本报记者 翁剑

“又是一个丰收年。去年玉米亩产975公斤,今年亩产可达1150公斤。‘长单511’品种优良,通过科学密植、水肥精准供给等先进技术,丰收有保障!”阳高县飞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文新说。

自2019年起,阳高县吹响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集结号,累计投入资金高达5.51亿元,建成29.65万亩高标准农田。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阳高县玉米种植面积51.67万亩,高粱种植面积8.69万亩。“通过示范试验,我们探索出玉米、高粱生产标准化技术,形成高产集成技术模式,筛选出‘长单511’‘先玉1483’等优良品种,逐步进行推广,带动全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该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王尔东介绍说。

良种良田是基础,田间管理是关键。阳高县在高效高产绿色农业上狠下功夫,今年实施了15万亩的高效高产绿色飞防作业,实现了病虫害的精准防控,既提高了防治效率,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针对秋粮作物,实施了18万亩的“一喷多促”措施,通过叶面施肥、生长调节剂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促进了作物生长,为秋粮丰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阳高县成功打造了两个膜下滴灌旱作节水农业万亩示范区,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改善了土壤环境,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在此基础上,全县范围内10个乡镇、98个村庄积极响应,推广膜下滴灌、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为该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

为确保各项农业技术措施落地见效,阳高县农业局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了一支由农技专家组成的服务小分队,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种“把脉问诊”式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为秋粮的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此外,阳高县还是我省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全县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8个,服务面积10.22万亩,服务带动小农户6000户,有力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为秋粮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突破人性
秋阳照稻田 又迎丰收季
藏粮于地见真章
“谷油轮作”新模式 闲田变成增产田
太原市长跑协会
线上学赚钱技能,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