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2月4日讯(记者 冯毅松)在12月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长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元斌表示,长治12个县区与北京12个区建立结对合作关系,互派挂职干部26名,联合举办对口合作活动160余场次,签订合作协议160余个。长治市始终秉持“对口合作不是对口支援”的理念,围绕将长治打造为“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坚持“互惠互促”原则,聚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产业合作平台载体五大重点领域,努力打造“四个+”模式。
一是打造“北京企业+长治资源”模式。长治市发挥矿产、能源、文旅、康养等资源优势,吸引北京市各类企业投入资金556亿元,共同谋划实施140个合作项目,目前已落地开工87个,完成投资近百亿元。同时,北京市和山西省共安排3.6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96个合作项目。
二是打造“北京研发+长治转化”模式。双方联合成立京长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已集聚20余位资深院士、20余所高校90余名专家教授,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已引进北京64项科技成果在长治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1.03亿元。
三是打造“北京市场+长治产品”模式。组织开展特色产品进京系列活动,共建农产品供京基地近万亩。长治12个县区农特产品全部纳入北京市消费帮扶目录,2022年以来向北京销售农副产品24.6亿元,带动3万户农民户均增收4000元。
四是打造“北京总部+长治基地”模式。双方已有4个开发区签订共建协议。长治与北京8所高校、3家企业共建对口合作基地14个,累计投资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