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晋阳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路径
本报太原4月19日讯(实习记者 姚雅馨)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晋阳古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与理解,加强晋阳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回望千年、古城重生”学术沙龙活动举行。
此次活动紧扣“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ICOMOS 60年行动启示”主题,来自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探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活动中,专家们围绕晋阳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开多元对话,从老一辈考古工作者手持洛阳铲勘探遗址边界,到新生代考古人员运用遥感测绘、数字化建模技术重构古城肌理,通过发掘古城营建中的生活印记与人文故事,让历史叙事更具温度,为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晋阳古城遗址作为太原2500余年建城历史的实物见证,承载着三晋文明演进的深层密码,是太原文化的根脉。保护、发掘、展示晋阳古城遗址,就是保护、传承、传播太原的根与魂。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晋阳古城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可以完整展示唐代都城布局的大型文化遗址,是晋阳文化的载体和支撑,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因此,建设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够集中展示考古成果,对于梳理和研究三晋历史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