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5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路网体系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四大重点
太原: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本报太原5月9日讯(实习记者 姚雅馨)5月8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海生说:“2025年,太原市住建局围绕路网体系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四大重点,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在路网体系完善方面,针对“大动脉畅通、小街巷不畅”等突出问题,今年,太原市按照“轻重缓急、解决急需”的原则,围绕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学校医院公共服务设施补缺三大路径,系统谋划了50多条街巷建设改造,并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全力推动。同时,该市坚持“全要素提升”理念,对改造街巷的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更新,对地面空间系统优化,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并精心保留历史记忆。

目前,这批街巷中,十四号线北街、南十方南街、马庄南路、玉河街等17条街巷已开工建设。亚日街、享堂街、坞城西路、后北屯街、平阳西二路等道路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街景街貌全面整治。其余街巷的建设改造,将根据前期成熟情况和交通组织情况有序展开,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城市有机更新方面,太原市坚持“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连续5年持续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从住房、社区、街区、城市4个维度,深入查找停车难、充电难、养老服务设施不全、儿童活动场所欠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以来,已实施了349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涉及1.5万栋楼,惠及64.4万户居民;同步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22部,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10部。

今年,太原市新开工改造18个老旧小区,涉及28万平方米、82栋楼、4000余户居民;并通过自愿方式,同步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30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500部以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近年来,太原市完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积极推进了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华门、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店头、青龙古镇、程家峪村等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持续开展了历史资源普查认定,将市域范围内具有潜在价值的4处历史地段、37处历史建筑、2处传统村落纳入推荐名录;重点实施了钟楼街片区保护修缮、府城文道保护修缮、五一广场提升改造、迎泽大街提升改造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段保护更新项目,名城格局、历史环境、特色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太原市将继续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分步骤、有计划地做好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小规模、渐进式推动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加强各类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扩大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

在建筑产业转型发展方面,重点扶持建筑企业资质升级与总承包能力提升,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培育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打造一批科技型、特色化标杆企业;深化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及工程;加强与外地在并施工企业联动,优化服务保障机制,稳定建筑业发展基本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公告
   第04版:摄影特刊
太原: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从京东现象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草坪婚礼引领浪漫时尚
推出3小时深度精品讲解服务
耕耘沃野,现代农机显身手
北同蒲线集中修施工全面展开
多维发力,激活农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