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金萍,女,1970年出生,广灵县斗泉乡后山窑村人,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四姐”,她于2005年创办了广灵县巧娘手工编织坊,带领周边妇女和残疾人发展编织产业,2016年6月正式注册成立了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是广灵县第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
“要致富,须苦干”,这是刘金萍对生活的认识。2005年,刘金萍为了带领本村及周边农村妇女改变贫穷现状,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艰苦创业,带领13名留守妇女创办了广灵县巧娘手工编织坊。十年来,凭着她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创业路上打拼,将编织作坊发展为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娘子军”,唱响了“广灵巧娘”这个品牌,合作社员工发展到1085人,其中建档立贫困人口728名,残疾职工47名。

“精准扶贫,到户到人”,这是刘金萍对脱贫攻坚的认识。为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2017年合作社大力研发新工艺、新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她带领最初的13名骨干巧娘逐村“送技术下乡”“送服务下乡”,在全县九个乡镇建立编织培训基地,并免费培训8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596人,逐步吸纳附近乡村有编织技艺的妇女加入到合作社中去,利用“合作社+基地+贫困人口”的模式,鼓励她们利用合作社的技术、市场优势,自主创业,脱贫增收。
同时,“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宜绣则绣、宜编则编,大力发展“居家经济”“炕头经济”,为农村贫困妇女提供了灵活就业的平台,基本实现了“门口办厂,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2017年“广灵巧娘”的品牌开始叫响全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要发展,须创新”,这是刘金萍对企业发展的认识。2016年以来,她通过外出培训学习,聘请专家指导,不断创新,开拓市场,将传统的柳编、草编技艺相结合,推出四大系列86个品种,产品有大型家具、茶几、挎包等。产品不仅远销柬埔寨、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国内市场也已成为旅游热销商品,被列为大同市广灵县旅游指定商品,研发的新产品成为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主要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