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经网时评经网时评

让山西的“色彩”更多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伟嵩 发布时间:2015/12/29 10:53:35

连日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刮起了一股来自黄土高原的“白色”旋风。

12月19日,第一家由政府指导、标准的刀削面馆“山西面家”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开业。山西面食,以其深厚的文化,精湛的技艺、优良的品质,征服了异域他乡的食客。

这是个惊喜,但并不意外。早在今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就强调,“山西是中国面食之乡,山西面食文化得天独厚。所以,山西既要重视煤炭这块‘黑金’,更要重视面食这坨‘白银’。”

正是有了书记这份期盼和嘱托,才有了“山西面家”走向海外的这一历史性跨越。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多年来被世人冠以“黑色”的标签。在煤炭经济持续低迷的当前,“山西面家”走出去的这一步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不仅宣告了山西面食产业的强势崛起,更彰显了山西发展理念的转变。

黑色的煤炭、白色的面食。其实,我们山西的颜色还可以更多一些。

比如说红色。山西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全省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有3399处,其中,62处成为红色旅游景(点),31处成为“红色旅游”精品,15处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意义非凡的武乡八路军纪念馆、荡气回肠的吕梁英雄传奇,让山西的红色是如此得耀眼。这些遍布全省各地的红色文化载体,是发展山西红色旅游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更多的人来山西感受历史,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年代。

还有黄色。山西的黄,不仅因为地处黄土高原,更因为在这片高原上,盛产小米、荞麦等以黄色为主色调的杂粮。山西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资源禀赋,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主要小杂粮作物有小米、荞麦、燕麦等,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近年来,我省提出了实施杂粮产业振兴工程的战略,并取得了可喜成效。在今年12月2日举行的山西粮食产销衔接会上,我省成功卖出小杂粮5.4亿公斤。由此可见,山西小杂粮产业,大有潜力可挖。

绿色,是自然的颜色。山西旅游资源丰富,遍布全境的名山大川,为山西增加了绿色的韵律。巍峨壮美的北岳恒山、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风景秀丽的五老峰、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山西的绿色,让中内外游客流连忘返。如今,随着我省对旅游产业重视程度的加深,旅游业在山西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今年成功召开的山西省旅游发展暨“互联网+旅游”大会,更是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假以时日,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绿色……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今天,在国民经济规划的又一个五年,山西需要更多的颜色,去绽放一朵绚丽的“三晋之花”。

山西经济网评论员 张伟嵩

责编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