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经网时评经网时评

网帖标题,能不能别太“扎眼”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伟嵩 发布时间:2016/1/25 17:17: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只有通过电视、报纸才能了解到。而现在,只要打开电脑或者手机,一切信息尽在掌握。

面对如此海量的网络信息,兴趣爱好可能是读者最主要的选择标准。喜欢运动的,会选择体育类的帖子阅读;爱好文学的,可能会对网络文学类的帖子更感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对读者会不会阅读某一网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那就是——标题!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的好坏,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标题,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于是,很多网帖的作者就在帖子的标题上大做文章。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令人愤慨的现象频繁出现:当你在网上发现一篇标题颇为引人注目的帖子准备仔细阅读时,看完帖子才发现,标题和文章内容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而这种“自由”,却成了网帖作者在帖子标题上尽情发挥的借口。

在上网的过程中,我们常见的标题类型大约有以下几种:

断章取义型。这类标题是由文章中最受人关注的部分提炼而成,丝毫不理会其标题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与全篇文章统一。有时甚至是相悖的,造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

危言耸听型。对于这样的标题,作者就一个原则——语不惊人死不休!原本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经过作者刻意渲染和夸大,却能产生让人后背发凉的效果,根本不考虑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

类似的标题类型还有很多。但无论怎么变化,其目的只有一个——“抓人眼球”。

对网帖作者来说,能起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标题,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人却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新闻应以事实为基础的。没有事实的新闻,就算你把它装饰成一朵花,也只能是散发着污浊之气的“毒花”,甚至有可能引发不良的后果。

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我们不仅要遵循法律、法规的底线,也要遵守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的底线。真心希望,以后无论是网站也好,手机终端也罢,这样“扎眼”的标题能越来越少。

如此,网络,这个我们共同的天空才能更洁净,才能在我们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山西经济网  张伟嵩

责编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