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1日讯(记者 李晶)今日,记者从太原市城乡管理委员会获悉,自2015年12月启动“冬季行动”以来,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对解放路、迎泽西大街等27条街道的坑槽进行补修,共226处面积达662平方米。此外,对坞城路等13处掘路进行修复,面积达154平方米。
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副处长于文哲介绍,此次活动为期5个月,工作内容包括市政设施的巡视、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根据市政及气候特点等,对重点区域、道路等排水进行隐患排查,保证冬季市政设施不冒水、不结冰、不积雪,对城市主管网进行清理,及时处理结冰情况,如遇雪天需及时清扫桥梁等。此外,对于重点工程将进行线缆入地、剪切,对于应急施工将备足用料,并继续做好市政服务进社区惠万家活动。
在道路养护方面,维修便道47处约40平方米,翻修侧石30米,对五龙口街等街道灌路缝达4300米。在排水养护方面,共疏通管道2400米,掏挖检查井180座,掏挖进水井130座,对长治路管道清淤泥550立方米。在桥梁养护方面,对滨河东路、胜利桥西北匝道、长风街2号通道进行维修养护,共修补花岗岩贴面5块、侧石3米、栏杆20米(南内环桥西南匝道应急),应急除冰出动4次。
针对市民反映较强烈的私设车位锁等问题,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明确将对城市道路上擅自设置的车位锁、锁车桩、水泥杆、工程完工后未清理的施工材料、施工垃圾等进行集中拆除和清理。
○现场
空中“蜘蛛网”变少了 管网“肠梗阻”好转了
盘旋在头顶的空中线缆入地情况如何?居民生活区的地下井是否通畅?哪些街道为检查井安装了防坠网……21日,记者实地走访羊市街、老军营小区三社区、迎泽西大街等地,探访读者较关心的市政公共设施维护情况。
时间:上午9:00 地点:羊市街
羊市街属于太原市建设较早的街巷,地处繁华地段,但那里悬挂在头顶上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与现代都市格格不入,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市民反映较为强烈的街巷,记者进行实地探访。自西向东,从羊市街新建路口出发,记者看到有两三批工作人员正在对沿线的线缆进行剪切。
“羊市街是第一批通信管道建设道路,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管道的铺设及线缆的穿线工作,正在对其空中凌乱的线缆进行剪切。”空中线缆指挥部总工程师赵林芳介绍,第一批60条道路的管道都已经铺设好,线缆入地40多条,随后将陆续进行剪切等工作。
据悉,空中线缆专项整治项目是太原市首次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线缆入地后既净化了城市空间,确保行人、车辆的安全,又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目前,第二批管道建设已经铺设完毕,即将进行线缆入地工程。
时间:上午11:00 地点:老军营小区三社区
“我们社区内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建筑,楼龄基本上都有30年左右,小区居民有5000多人。”老军营小区三社区主任兼书记宿峰说,小区污水管道和整体的硬件设施都比较老,长期出现堵塞、淤积、下水排不出去等这些情况。
据介绍,老军营西区小环路长约500米,检查井有20座,进水井有40座。由于小区的地下管道细、窄,周边居民多,生活废水排放量大,每逢节假日,小区的管网就容易满溢。现正值冬季,气温偏低,刚排放到管道的油污水瞬间就结成冰油块,极易造成管网堵塞现象。
“从一月份我们就开始集中清通了,现在是针对老军营小区,先围绕小区这个环线进行,然后陆续开展到各个支巷进行清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二养护所副所长王新亭说,希望通过集中地清淤、疏通,保障大家过一个祥和平安的春节。
时间:中午1:00 地点:迎泽西大街
虽然正值中午,但此时太原市的室外气温仍处零下。当记者到达迎泽西大街时,看到自行车道内,工作人员正坐在一处打开的检查井旁,进行施工作业。
“工作人员在检查井里安装防坠网。”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三养护所副所长杨志国介绍,如果遇到重大洪水等情况,井盖丢失会经常导致路人受伤等,通过防坠网的设置,可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防坠网的承重能达到400斤左右,基本上一个人站到上面不会有任何问题。
据介绍,工作人员安装一个防坠网需要20分钟左右。杨志国告诉记者,虽然天气寒冷,工作仍在正常进行,截至目前,义井西里、和平北路已经完成安装。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