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空中蜘蛛网”将成为过去 —— 太原市空中线缆入地工程侧记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8/12 9:41:05

8月11日,下午3点半,骄阳似火,室外温度达到34摄氏度。在太原千峰北路漪汾街口,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工作人员挥汗如雨,他们正在进行空中线缆入地工程作业。

在入地的坑道里面,工人正用护沙把刚刚安置好的管道进行包裹保护。“我们把坑道的深度挖到1.5米,因为光是护沙就要填50公分的高度,这样,管线在地下的安全性才能有保障。”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空中线缆专项整治项目部工程部部长王东胜说道。

王东胜说:“每一组管道有6个孔,地下共设置了8组管道,这样的话就能够有48根线缆同时入地,若线缆稍微细一些,每个孔就能安置2根线缆,线缆容量还是很大。”

在工地上,刚入地的管道已经被护沙紧紧地包裹住了。此时,工人们正在向护沙上浇筑混凝土,汗水浸湿了橘黄色的工作服。“师傅现在这么热,不能等傍晚的时候再作业吗?”“要速度当然也要质量,从兴华街到漪汾街口,每一段都要进行入地操作,我们以100米为一个工程单元进行操作,为了便于市民出行,管道入地后立刻就要进行恢复,一天最快才能干上50米。今天下午刚刚把这100米管道安置下去。这不,现在一部分人掩埋,另一部分人又开始挖新坑道,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工人马师傅说完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坑道边,有市民围着观看,市民孙师傅还用手捏了一下管道的硬度。“这是pvc管,硬度还不错,线缆装进去应该不会有问题,我看到工人们还在管道上填了护沙,保护得很好。”对于线缆入地工程,市民都拍手叫好。“这个工程早就应该开工了,漫天的线缆,就像蜘蛛网,东拉西扯地覆盖在电线杆上,有的甚至还拉在大树上,美观问题且不说,安全问题最让我们揪心。”一位市民说道。“我经常能看到粗粗的电缆线掉下来,耷拉在路边,白天还好,要是晚上看不清楚就会绊倒人。最可怕的是7月份那场大雨,一些电缆线掉了下来,我们也分不清楚哪根有电。”一位姑娘说道。

空中线缆入地,请“蜘蛛网”接“地气”,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咱省城老百姓早就期待的工程项目。“我们从去年开始就着手线缆入地工程。今年,将中环以内、河西地区以及小店区、迎泽区、晋祠片区、柴村区存在架空线缆的道路作为治理重点,力争年底前完成100公里城市道路通信线缆入地工作。”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空中线缆专项整治项目部总工程师赵林芳说道。

赵林芳说:“太原市线缆入地工程分为三批改造,目前正在进行第一批,涉及23条道路、15公里的施工规模。从7月9日正式开工后,已经完成了3条道路的线缆入地工作。”

记者了解到,线缆入地工程主要涉及的线缆运营商有七八家之多。如此大容量的线缆通过入地改造后,市民可以看到一个整洁的城市上空。

本报记者 姚 凡

责编:王磊